中考体育项目(如立定跳远 /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优化与效果分析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况海娜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五中学 336400

摘要

本论文针对中考体育项目中立定跳远和中长跑训练,深入探讨训练方法的优化与效果。通过分析当前两类项目训练的现状与问题,结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原理,分别提出立定跳远在力量、技术、协调性训练方面,以及中长跑在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心理训练方面的优化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优化前后训练效果,旨在为提高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中考体育;立定跳远;中长跑;训练方法优化;效果分析

正文


一、引言

中考体育作为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成绩,更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有着深远影响。立定跳远和中长跑是中考体育的常见项目,然而,在实际训练中,部分学生因训练方法不当,难以有效提升成绩,甚至可能因过度训练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对优化中考体育项目训练、提高学生成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考体育立定跳远与中长跑训练现状

2.1 立定跳远训练现状

当前,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立定跳远训练中,仍采用传统的训练模式,过于注重力量训练,如单纯进行深蹲、蛙跳等练习 。这种训练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腿部力量,但忽视了技术动作的规范训练和身体协调性的培养。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常常出现起跳角度不合理、摆臂与蹬地配合不协调等问题,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此外,训练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难以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需求。

2.2 中长跑训练现状

中长跑训练中,常见的问题是训练方法单一,以长时间匀速跑为主 。这种训练方式主要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而对速度耐力和冲刺能力的训练不足。学生在比赛后期往往因速度下降明显,难以取得理想成绩。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忽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学生在面对较长距离的跑步时,容易产生畏惧、疲劳等负面情绪,影响训练积极性和比赛表现。此外,训练强度和量的安排不够科学,部分学生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身体过度疲劳,甚至出现运动损伤。

三、中考体育立定跳远训练方法优化策略

3.1 力量训练优化

在力量训练方面,除了传统的下肢力量练习,应增加核心力量训练。核心肌群的稳定有助于在起跳和落地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提高跳远成绩 。可以采用平板支撑、仰卧抬腿、俄罗斯转体等练习,每周进行 3 - 4 次,每次 3 - 4 组,每组持续 30 - 60 秒。此外,针对下肢力量训练,采用超等长训练法,如跳深练习,通过先下蹲再快速起跳的动作,刺激肌肉的弹性势能,增强下肢爆发力。跳深练习可从低高度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每周进行 2 - 3 次,每次 3 - 4 组,每组 8 - 10 次。

3.2 技术训练优化

技术训练是立定跳远训练的关键。教师应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阶段 。在预摆阶段,强调双臂与下肢协调摆动,为起跳积蓄力量;起跳时,要快速蹬地,同时双臂向前上方摆动,以获得更大的初速度和起跳角度;腾空过程中,保持身体伸展,尽量延长腾空时间;落地时,收腹举腿,小腿前伸,脚跟先着地,随后迅速屈膝缓冲。通过分解动作练习、完整动作示范和视频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同时,利用标志物训练法,如在地面设置起跳线、落地区域标志等,引导学生规范动作,提高训练效果。

3.3 协调性训练优化

协调性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配合能力,提升跳远表现。可采用跳绳、踢毽子、折返跑等练习,增强身体的节奏感和灵活性 。此外,设计专门的协调性训练动作,如单脚跳接跨步跳、交叉步跳等,每周进行 2 - 3 次,每次 3 - 4 组,每组 10 - 15 次。通过多样化的协调性训练,使学生在起跳瞬间能够更有效地协调身体各部位力量,提高跳远成绩。

四、中考体育中长跑训练方法优化策略

4.1 有氧耐力训练优化

有氧耐力是中长跑的基础,在训练中应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 。除了常规的匀速跑,增加间歇跑训练。例如,进行 400 米间歇跑,每组以 80% - 90% 的强度完成,组间休息 1 - 2 分钟,每次训练进行 6 - 8 组,每周安排 2 - 3 次。间歇跑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乳酸耐受力,增强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同时,结合长距离慢跑,如每周进行 1 - 2 5 - 8 公里的慢跑,以较低强度持续刺激有氧系统,巩固有氧耐力基础。

4.2 速度耐力训练优化

速度耐力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在中长跑后期保持速度的能力。采用变速跑训练方法,如在 400 米跑道上,进行 200 米快跑 + 200 米慢跑交替练习,每次训练进行 8 - 10 组,每周安排 2 - 3 次 。此外,进行冲刺跑训练,在训练结束前,安排 3 - 5 30 - 50 米的冲刺跑,以提高学生的冲刺能力。通过速度耐力训练,使学生在比赛后期能够保持较高的速度,超越对手。

4.3 心理训练优化

心理训练在中长跑中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对长跑的恐惧心理 。在训练过程中,设置阶段性目标,让学生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同时,采用模拟比赛训练法,营造比赛氛围,让学生适应比赛压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此外,教授学生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自我暗示等,帮助学生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发挥出最佳水平。

五、中考体育项目训练方法优化效果分析

5.1 立定跳远训练效果分析

选取某中学初三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级采用优化后的训练方法(实验组),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训练方法(对照组),进行为期 8 周的训练 。训练前,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差异不显著。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 15 厘米,优秀率从 20% 提升至 45%;而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仅提高了 8 厘米,优秀率从 18% 提升至 25%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优化后的训练方法在提高立定跳远成绩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力量、技术和协调性。

5.2 中长跑训练效果分析

同样选取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训练周期为 8 周 。训练前,两组学生的中长跑平均成绩相近。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 20 秒,优秀率从 15% 提升至 40%;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 10 秒,优秀率从 13% 提升至 20% 。数据表明,优化后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中长跑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结论与建议

优化后的立定跳远和中长跑训练方法显著提升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前者通过强化力量、技术和协调性训练,全面增强跳远能力;后者结合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心理训练,有效提高长跑成绩和心理素质。教师应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需不断研究和创新训练方法,探索更科学的训练方式,并注重训练安全,防止运动损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重视中考体育训练,提供必要的支持,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博益,王晓琴.云南省中考体育乒乓球项目的日常训练方法的研究[J].内江科技,2025,46(03):100-102.

[2]史亚豪,陈宣东.中考体育背景下间歇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田径,2025,(03):40-41+44.

[3]牟治果.中考体育耐久跑训练方法的深入探讨[J].田径,2025,(02):41+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