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实施走班制的问题审视与路径超越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赵张林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局746000

摘要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走班制作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高中在实施走班制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深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超越现有路径的策略,以期为高中走班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高中;走班制

正文


引言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实现个性化发展走班制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规划选择课程和班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然而走班制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高中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

一、高中实施走班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课盲目性与功利性并存

在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下,学生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选课自由,这种自由度的提升本意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规划来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然而实践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方向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在选课时显得盲目而无所适从,他们可能只是随波逐流,选择那些看似热门或者容易得高分的科目,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另一方面功利性的选课现象也屡见不鲜。在高考指挥棒下部分学生过分追求高分和名校录取机会,将选课视为一种策略性选择,而非基于自身兴趣和发展的考量,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被认为容易得高分或者对升学有利的科目,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长远发展,这种盲目性和功利性的选课行为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也可能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二)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与专业素养提升困难

走班制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以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然而目前高中教师资源的分配却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热门科目,如数学、英语等教师资源相对紧张,难以满足走班制下学生多样化的选课需求,而一些冷门科目,如历史、地理等教师资源相对富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走班制下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大大增加,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班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然而目前高中教师在专业素养提升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有限,难以满足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探索1

(三)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走班制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班级模式,使得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走班制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班级管理职责不清,容易出现管理空白,行政班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但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同时走班制下学生流动性大,师生关系相对松散难以形成紧密的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在走班制下可能不再适用,需要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和方法,然而目前高中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创新还不够,难以满足走班制下学生德育工作的需求。

(四)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不合理

走班制的实施对教学资源配置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班制下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到不同的教室上课,这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高中教学资源的配置还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些教学资源相对紧张,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课需求,同时由于走班制下学生流动性大,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受到影响,部分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在空闲时段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高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高中实施走班制的路径超越

(一)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1. 开设生涯规划课程

高中学校应当系统地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将这一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生涯规划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从而提高选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开展生涯规划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高中学校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规划活动,以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我和未来的认识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职业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选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完善教师资源分配机制与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1.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资源分配机制

高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资源分配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平衡教师资源分配热门科目教师短缺时,应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增加教师数量;冷门科目教师富余时应通过转岗、分流等方式优化教师结构2

2.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高中应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校举办讲座,分享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拓宽视野,汲取先进经验;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切磋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以评价促发展,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

1. 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共存的班级管理模式

高中应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共存的班级管理模式,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行政班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教学班负责学生的学科教学和学业评价同时应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之间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管理的有效

2. 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高中应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组织班级竞赛等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机制

1.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机制

高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机制,根据走班制的需求合理配置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改造现有教室、新建实验室、扩建图书馆等方式增加教学资源供给;同时应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3

2. 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

高中应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建设智慧校园、推广在线教学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结论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实施走班制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深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超越现有路径的策略,可以为高中走班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未来高中应继续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完善教师资源分配机制与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创新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以及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推动走班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庆燕.基于新高考改革的高中化学"走班制"教学路径探析[J].高考, 2023(19):117-119.

[2] 李阳.新高考背景下云南省普通高中走班制的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教师视角的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23(12):36.

[3] 贾文 梁虹.新高考背景下县域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 2024(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