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陶同行 融入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
摘要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做合一
正文
引言;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课程改革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凸显“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要点,倡导借助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塑造全面的知识体系及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挑起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担子,目前该课程的实施依旧存在教学与生活脱钩、实践匮乏等状况,怎样有效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以此可以有效的增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实效,成为急需破解的关键课题。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学习,而应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此理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的采用,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算借助多元化活动形式,造就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陶行知教育理念为此项活动奠定理论基础,采用融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做法,学生能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跟现实生活相契合,加大学习的实际意义,提高应对实际状况的能力。其次,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观点突出学生在“做”里学习,突显实践的意义,这跟现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高度一致,经由动手实操,学生可更好地掌握知识内涵,还能于实践里培育团队协作、沟通以及自主学习等核心素养,进而可以有效实现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策略
(一)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寻找支点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扎根于学生的生活,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当作切入点,带动学生进行实践及思索,以此实现知识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例如,可以举办一次聚焦一次性用品使用的展示活动,协助学生深刻认识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安排一项任务,吩咐学生搜集家中普遍的一次性用品,诸如纸杯、塑料包装袋、一次性筷子、包装纸盒等,且在课堂上把这些物品予以展示。在活动实施阶段,学生依照物品的种类做分类,又统计各类物品分别的数量,依靠这种方式,学生能直观掌握一次性用品的种类及数量,教师可把活动设计表进行分发,安排学生根据个人的调查结果,做好统计表项,计算每个家庭每周一次性用品用量,由此算出一年中的使用总数量。采用这种办法,学生可察觉到,设想全国约存在4亿个家庭,那么每年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堪称一个惊人的数值,依靠讨论与数据探究,学生可更透彻地认识到社会里普遍存在的浪费情况,而且在实地调查里提高了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该活动协助学生更充分认识日常生活里的浪费现象,还可唤起他们对环保的关切与思索。此外,这种活动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进行了充分体现,学生采用亲身体验,知悉社会议题,由此在此基础上启动批判性的思索,提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基于此,靠这一活动,学生并非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阶段,而是直接参与到生活实际问题的处理里,造就了他们的观察、思考与实践能力,此类实践活动,恰好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有力实施。
(二)教学做合一中提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合一”,即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该理念能显著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技能进步,就“奇妙的绳结”活动举例,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去观察、认识不同绳结,引发他们的兴趣及探索冲动,教师跟学生一起制定活动规划,让学生采用自主查资料、向他人咨询等多种形式学习打绳结。在这一进程里,学生除了获得理论知识,还依靠实践操作增进了领悟,各个学生按照所学知识,制作且整理各类绳结的打法,最终采用小组汇报方式分享学习的成果,该过程协助学生学会了绳结技巧,也助力了团队合作及信息整合能力的提高,印证了“做中学”的实践功效。其次,在“小陀螺,转起来”主题活动中,教师首先拿出三种材料,从而让学生自己试着做陀螺,凭借亲手实操,学生可亲身感受并领会陀螺的构造原理,教师要求一位学生演示制作程序,并用相机记录下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法,帮衬其他学生更明白地掌握制作技艺。教师协助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阻,研讨不同制作方法的长短,强调制作过程的关键意义,而不只是盯着最终的结果。依靠这些活动,学生不只学到了绳结跟陀螺的制作技巧,更核心的是,他们于实践里体悟到了“做中学”的真切内涵,教师开展教学时为学生开辟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可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才能,同时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团队配合技能以及处理难题的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能切实推动学生知识的实践运用与综合素质提高,生活教育理论看重“做中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里面不仅习得技能,还养成了批判性思维及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操作,不但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还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及可以有效的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行提供了有意义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助力。
参考文献
[1]徐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J].新课程,2020,(41):21.
[2]郭海燕.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J].教师,2018,(17):105-106.
[3]刘秀绵.让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 ——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9, 8(00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