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杨振亚

江苏省射阳县初级中学 224300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从传统单篇授课迈向大单元教学模式,极具革新意义。大单元教学依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围绕特定主题,融合课文、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助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然而,当下教师对其理念理解不足、教学资源整合困难,学生亦难适应新学习模式。为破局,教师需深度研读教材确定主题,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内容,设计合理任务引导自主学习,并采用多元化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 。


关键词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1.内涵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不是简单堆砌多篇课文,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或学习目标重新整合规划教材内容。以单元为依托确定核心主题,像 “亲情”“自然之美”“古代文化传承” 等,将单元内课文、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有机融合,设计连贯系统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通过对多篇文本比较、分析、归纳,培养综合阅读、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单元时,《秋天的怀念》《散步》《表哥驾到》等课文都围绕亲情主题,教师可据此将 “亲情的赞歌” 定为单元主题,围绕此核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力量。

2.意义

大单元教学打破单篇教学局限,学生在完成系列综合性学习任务过程中,既能掌握丰富语文知识,又能锻炼信息提取、分析归纳、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有效提升综合语文素养。同时,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学生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任务,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基。而且,传统单篇教学存在内容重复、效率低下问题,大单元教学整合资源,避免不必要重复讲解,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与系统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时间获取更多知识与技能。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理解与实践问题

部分教师虽意识到大单元教学重要性,但对其内涵和理念理解不深。实际教学中只是形式上将多篇课文放在一起,未能深入挖掘课文间内在联系,未对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教学活动设计也缺乏系统性。比如在一些以 “自然” 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只是依次讲解每篇课文关于自然描写的部分,没有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对比不同作者笔下自然的特点、描写手法差异等,导致大单元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2.教学资源整合难题

大单元教学需整合教材内外多种教学资源,如相关文学作品、影视资料、网络资源等。但实际操作中,教师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资源获取渠道有限,部分优质资源难以获取;另一方面,面对海量资源,教师筛选能力不足,难以甄别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资源,导致无法构建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体系,影响教学效果。以 “古代文化传承” 单元为例,教师想引入相关历史纪录片辅助教学,却可能因找不到合适纪录片,或引入的纪录片内容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学生学习习惯不适应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单篇课文学习模式,在大单元教学中,面对综合性强、任务复杂的学习内容,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自主探究知识;合作学习时,缺乏团队协作经验,沟通不畅,无法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比如在开展小组合作分析小说主题的活动中,部分学生不主动参与讨论,依赖他人,或者小组讨论时偏离主题,最终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1.深度研读与主题确定

教师要深入研读语文教材,精准挖掘单元内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单元主题。主题要有统摄性,能涵盖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也要有开放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说明事物” 的教学时,教师通过研读发现《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古希腊的戏剧与建筑》等课文虽说明对象不同,但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征。教师可将 “多样说明,呈现事物之美” 确定为单元主题,围绕此主题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不同说明方法,体会如何运用恰当说明方法清晰呈现事物特征。

2.资源整合与内容构建

整合教材资源方面,教师要打破教材原有顺序,依据单元主题重新编排课文。在 “古代诗歌欣赏” 单元教学时,可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诗歌分类组合,让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古代诗歌多样性与魅力。同时,将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实现听说读写一体化训练。拓展课外资源时,教师应积极引入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片段、文化讲座等。在 “自然之美” 单元教学中,教师播放自然风光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写作灵感;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散文作品,拓宽阅读视野。如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加深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3.任务设计与自主引导

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设计层次分明、递进性强的学习任务。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备可操作性与探究性。以 “小说阅读” 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任务:任务一是梳理小说情节,绘制情节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握小说整体架构;任务二是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形象,撰写人物分析报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与塑造手法;任务三是探讨小说主题思想,组织小组辩论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教师要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能促进学生思想交流碰撞,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加强指导与监督,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开展。例如在小组讨论小说主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醒学生尊重他人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

4.过程评价与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要多元化,摒弃单一考试评价,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反馈,指出问题与不足,给予针对性指导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与互评,发现自身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不断改进提高。比如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后,教师不仅要评价小组整体表现,还要对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度、贡献度等进行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内互评,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军.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5,(03):5-7.

[2]张徽园.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新样态”[J].江西教育,2025,(1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