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评价量规;核心素养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趋势。它以整合性、系统性的视角重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需求。评价量规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评价工具,能够明确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清晰指引,也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研究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深入探讨评价量规的开发原则、流程策略及应用路径。
一、评价量规开发基本原则
(一)目标导向,契合单元教学核心要求
评价量规的研制要以大单元教学目标为指引,保证量规的指标和标准紧密贴合单元核心要求,每个语文大单元都承载着特定的语言知识、阅读写作本领及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以“学习快速阅读”为主题的大单元,其中有《邓稼先》《说和做 ——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等课文,单元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在开发评价量规的阶段,应把“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读文本并精准概括主要内容”“能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等高度契合单元目标的指标纳入量规,引导学生朝着单元学习目标发力,也让教师的评价更能切中要害,防止评价与教学核心相背离。
(二)分层递进,适配学生能力发展梯度
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而且能力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评价量规应按照分层递进原则执行,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满足不一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全体学生在原有状况上实现进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阅读”大单元做例子,其中包含《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经典的文言篇目。在实施评价量规开发工作时,面向文言文基础薄弱的那部分学生,可制定“凭借注释和工具书明白文章大意,正确翻译简单句子”的基础层次标准;针对能力较强的那些学生,便设定“能深度剖析文言虚词的用法,感悟文章的意境与情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的较高层次标准。
(三)多维融合,涵盖知识技能与素养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评价量规也得凸显多维融汇的特质,不仅聚焦于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应囊括思维发展、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等素养维度,在“散文阅读与写作”大单元教学里,教材纳入了《春》《济南的冬天》等经典散文。开始开发评价量规的时候,知识技能维度可布置“掌握散文景物描写的手段,精准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指标;思维发展维度可设置 “可对不同散文写作风格开展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看法”;审美创造维度可明确 “能借鉴课文写作技巧,创作有美感的散文片段”;文化自信维度可设置 “体悟作者对家乡、自然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可”。
二、评价量规开发流程与策略
(一)需求分析,明确单元教学评价目标
在实施评价量规开发之前,教师要全面分析大单元教学的需求,界定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研读课程标准跟教材,归纳大单元的教学内容、关键重难点与预期学习成果,拿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活动・探究 —— 新闻”大单元做例子,该单元意在让学生知晓新闻体裁的特点,掌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的途径,经需求分析得出,定下评价目标为:考查学生对新闻体裁知识的掌握状况、新闻采访实践操作能力、新闻写作规范性及创新性等,把评价目标明确后,后续去开发量规才能有目标感,保证量规能精准评估学生是否实现单元学习目标。
(二)维度分解,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单元教学评价目标,把评价内容做维度上的分解,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可从知识技能、过程举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实施维度的划分,依旧拿 “活动・探究 —— 新闻” 大单元举例,就知识与技能维度而言,可设置“新闻体裁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新闻写作格式规范的情况”等指标;就过程与方法维度而言,制定“新闻采访方案设计合不合理”“团队协作落实新闻编辑任务的能力”等指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设置“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认知状况”“新闻实践活动中呈现的责任感”等指标。
(三)水平划分,制定分级表现性描述
为了更细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对每个评价指标做水平划分,并编制对应的表现状态描述,一般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提升等层级,每个层次的描述应既具体又清晰,可开展实际操作,用“新闻写作”指标当作例子,优秀水平可说成是:可以独自完成一篇主题鲜明、内容厚实、结构严谨的新闻文稿,语言生动贴切,拥有很强的可读性;当描述良好水平时说:能把新闻写作任务完成,内容大体完整,结构较有条理,基本上契合新闻写作规范;所谓合格水平描述为:能依照新闻写作的格式完成一篇报道,内容大体完整,语句大体上通顺;尚需改进水平描述成:新闻写作格式出现大量差错,内容存在缺漏,语言表达出现明显差错。
三、评价量规应用实施路径
(一)过程伴随,依量规开展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应凭借评价量规开展形成性评价活动,及时弄清楚学生学习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支撑,以“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的大单元为例,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方法交流等活动之际,教师按照量规中的“表达流畅度”“内容丰富度”“观点独特性”等相关指标,对学生表现做即时性评价,针对表达上有难题的学生,教师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表现很棒的学生,赶紧给予肯定与鼓舞,采用伴随进程的形成性评价,协助学生于学习过程里不断改进和进步,也让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增加教学实效。
(二)成果验收,据量规进行终结性评定
大单元教学结束的那个时候,教师借助评价量规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终结性评判,就以“现代文阅读”大单元做例子,学生做完多篇现代文的阅读学习后,教师按照量规中诸如“阅读理解准确率”“阅读速度”“文本分析深度”等指标,对学生的阅读成效进行综合考评。将学生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最终的测试、作业等成果相结合,得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终结性评定不光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总结,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核查,依靠评定的最终结果,教师能对教学过程里的长处与欠缺之处加以反思,为后续教学的改良提供参考借鉴。
(三)师生共评,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让评价更趋于全面、客观,应推动评价主体走向多元化,实施师生联合评定,在“写作”大单元教学实施时,学生把作文给完成后,首先由学生依据评价量规开展自评,分析自己作文的长处与短处;紧接着开展小组互评,小组成员相互给出意见方面的建议;最后教师依照量规实施评价,当评价一篇记叙文的时候,学生自评时察觉到情节设置不够新颖,小组互评时发现语言表达不够生动活泼,教师在肯定学生情感真诚恳切的同时,同样提出了改进意见。
结束语: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循目标导向、分层递进等基本原则,按照需求分析、维度分解等流程开发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规,并在教学前导、过程伴随、成果验收等环节有效应用,同时实现师生共评,能够构建起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晶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评价——以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 2024(27):107-109.
[2] 董文华,张连敬.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项目化学习评价开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7):178-181.
[3] 章丽琼.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问答与导学, 2022(22):13-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