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正文
引言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良好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犹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知识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学生能汲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凭借写作,学生可抒发内心独特的感悟。但当下的教学现状表明,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策略迫在眉睫。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能拓展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信息,仿佛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同时,阅读能有效提升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准确地领会文字背后的含义,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力,促进思维发展,培养逻辑与想象力。写作则是表达自我的关键方式,锻炼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内心想法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写作过程也是情感抒发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具备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他们在学业和未来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观点、与人沟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存在一定困境,在阅读方面,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度低,难以激发阅读兴趣。阅读资源有限,学校图书馆更新不及时,课外读物选择缺乏科学引导,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学生阅读习惯尚未有效养成,课余时间主动阅读的较少。写作教学中,重技巧轻积累现象突出,教师过度强调写作格式和修辞手法,忽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学模式传统,命题作文限制学生思维,难以发挥创造力。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依赖教师评价,缺乏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难以全面了解自身优缺点,无法针对性改进。这些现状制约着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亟待改善。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以读导写,借鉴写作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石,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在小学语文六三制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绝佳的写作范例。以六年级上册的《草原》为例,老舍先生在描绘草原景色时,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短短几句话,从视觉和嗅觉等多个角度,将草原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些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选择词汇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之后,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这种描写手法,描绘自己熟悉的一处风景。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便能在写作实践中得到运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二)以写促读,深化阅读理解
写作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当学生进行写作时,他们需要调动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主题进行思考和创作。以三年级下册的《荷花》为例,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为了把花写得生动形象,会回忆《荷花》中作者描写荷花的方法,如怎样描写花的形态、颜色,怎样融入自己的感受等。这就促使他们重新阅读课文,更加仔细地品味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以写促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文章的内涵和写作技巧层面,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读写结合,积累语言素材
阅读是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而写作则是对这些素材的运用和巩固。教材涵盖了丰富的经典诗词、优美散文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素材。例如,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单元,收录了多首经典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诗词时,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等。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诗词仿写活动,让他们运用积累的诗词语言和意象,进行自己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还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素材,使自己的写作语言更加优美、富有文化底蕴。
(四)情境创设,实现读写迁移
创设情境是促进学生读写结合、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方式,小学语文教材里诸多课文蕴含丰富情境,为教学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为例,教师精心创设“模拟登山”情境。课堂上,学生分组模拟登山,亲身体验登山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登山之旅,对登山情境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模拟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一篇登山日记。此时,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再借鉴《爬天都峰》里作者描写登山的方法,写起来便得心应手。他们会模仿作者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如山路的崎岖、山峰的险峻;也会学习刻画人物心理,像登山时的紧张、犹豫以及登顶后的喜悦。如此一来,学生不再觉得读写是抽象的任务,而是将阅读中学到的技巧自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实现了读写之间的有机融合,切实提高了读写结合的能力。
(五)主题拓展,提升综合素养
围绕教材中的主题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例如,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主题单元。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中的课文,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和情感表达。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推荐相关的书籍、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人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主题写作,如写一篇《我的小学生活回忆录》。通过这样的主题拓展,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语文能力,还对自己的小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感悟技巧,在写作中实践运用、提升能力。同时,要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让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家庭和学校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必将得到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也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晓晓,刘文志.浅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2):194-196.
[2]东特布.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路径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19-21.
[3]陈琴.试论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07):94-95.
[4]李欣欣.关于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1):78-79.
[5]吴佳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随文练笔的途径[J].新智慧,2022,(01):8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