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深度学习—问题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陈以红

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甘肃兰州730080

摘要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备受关注,应用价值较为明显,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并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地理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灵活利用问题导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坚持问题导入,打造多维互动课堂,科学设置直观情境,贴近学生活实际,主动创新提问形式,注重问题反思总结。确保初中地理教学能够在问题导学的助力下取得新的突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内化于心。


关键词

深度学习;问题导学;初中地理;有效应用

正文


引言

在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和手段更加先进,问题导学的教学热度迅速提升。这一教学模式的驱动作用和激励作用较为明显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初中地理教师应主动回归教学的正轨高度关注问题导学的应用优势及价值将其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等核心环节,全面激活学生思维。

一、问题导学的基本内容

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借助系列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高度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倡导教师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结合学情教情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精心设计逻辑清晰层次递进的问题,形成问题链,用问题情境直观展示学科知识驱动学生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技巧。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较为常见教师以问题为纽带”,高度重视教学内容问题化,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中鼓励学生剖析问题背后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互助和个性化探究中透彻理解地理知识局限于思维浅层。

二、问题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在问题导学中,教师采取问题引导的形式设置多元问题场景扮演提问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贴近学生活实际科学设计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和好奇心在感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学生油然产生情感共鸣,能够保持较足的学习动力,积极攻克学习难关,从课堂配角转向课堂主角”。

其次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相较于传统--练育人模式,问题导学高度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教师不机械生硬地按照课前预设讲解正课内容而是结合重难点知识设计逻辑清晰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多元知识的逻辑结构以及因果关系。学生的学习深度和效度迅速提升,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探究能力

最后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问题导学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教师将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支架,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结合学反馈调整教学节奏,鼓励学生深度剖析系列问题。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实效迅速提升。

三、问题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一)坚持问题导入,打造多维互动课堂

在有效应用问题导学时,教师应结合学情和教情创新课前导入模式,坚持问题导入逐步夯实地理课堂教学基础,打造高效品质课堂。其中课前摸底是关键,教师首先应深度剖析教材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结合重难点知识科学设计导入问题将问题作为新课导入载体用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应正视问题的驱动作用,优化设计问题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深度,确保学生在理性思考中产生更多智慧灵感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地球的自转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太阳是东升西”,“你知道在一天中太阳的位置会产生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在傍晚时月亮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呢?”,用系列问题指导学生理性思考。在学生说出不同答案后,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演示太阳和月球的运动轨迹用形式新颖的问题导入激活学生思维,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最后教师高度关注师生互动和生互动,开展互问互答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视频主动与前后桌互相提问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着力打造多维互动课堂,逐步强化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确保学生互动交流和理性辨析中深度理解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思维浅层

(二)设置直观情境,贴近学生活实际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较为常见,教学优势比较明显,有助于打造直观课堂教师可以将问题导学与情境教学融为一体利用直观情境动态展示系列问题,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确保学生高效解答地理问题。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欧洲西部现代化的畜牧业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西方人就餐的直观情境顺势抛出系列问题,如西餐式是哪里饮食习惯”,“大家知道哪些典型的西餐”,“意大利面披萨和面包的主要原料是什么?”,“珠三角地区的主食是什么?”。用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对比分析小麦和水稻的生长环境,尝试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分析地理环境对不同区域和国家人们饮食习惯的具体影响

(三)创新提问形式,注重问题反思总结

传统教师问学生答的育人模式备受诟病,难以充分发挥问题导学的优势教师应坚持创新导向尝试多种提问形式,积极加强问题反思及总结着力打造高效品质课堂。比如在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思维模式问学生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还会出现昼夜交替吗?”,用创造性的设问形式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发展学生逆向思维指导学生变换视角理性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度思考问题以及答案,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探究欲,培养学生反思总结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问题导学创新核心素养培养模式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教学质量和层次迅速提升。地理教师应深度剖析问题导学的基本内涵主动改革传统教--练育人模式从课前导入着手用问题导入正课内容,结合学生在感知理解能力以及生活阅历上的有限性设置多元直观情境,减轻学生理解压力,促进学生深度探究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打破教学常规创造性提出问题,驱动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确保学生重拾数学习自信心实现轻松上阵和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 牛纪钊.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互助促学"实施策略研究[J].炫动漫,2024(4):07-09.

[2] 李维静,刘轶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地理"问题链"教学设计与实施以鲁教版"水资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9):42-45.

[3] 黄秋雨.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初中地理学历案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5(3):5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