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中职美术鉴赏课程的应用探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潘灏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

在中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并提升学科教学层次。美术教师应结合中职美术鉴赏教学要求灵活融入“课程思政”,从科学定位教学目标着手,主动抓住学科教学起点,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思想认知,带领学生剖析作品人文内涵,逐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精心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思想感悟,在多措并举中实现教书与育人并重。确保立德树人育人理念能够在中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顺利落地,逐步实现终极育人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职美术;鉴赏课程;应用探究

正文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要求越来越严格,立德树人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主动调整教学重心,将知识讲解、技能传授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灵活融入“课程思政”,逐步打造“大思政”格局。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对美术鉴赏更加上心,能够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课程思政”融入中职美术鉴赏课程的应用意义

首先,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在中职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不再局限于核心概念的简单讲解和鉴赏技巧的反复传授,而是结合学生审美观念形成趋势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秉承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生审美体验和感悟,在提升学生审美技能的同时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确保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1]。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的行为习惯越来越规范,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足,能够以完善的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索美术知识奥秘,出色完成鉴赏任务。

其次,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时,教师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简单讲解理论知识,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主动回归教学正轨,深入分析学生认知期待、思维习惯以及兴趣爱好,将有助于升华学生思想、启迪学生的心智并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鉴赏内容融入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主动跟上教学节奏,顺利进入学习状态。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高效品质课堂初步形成。

二、“课程思政”融入中职美术鉴赏课程的应用对策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抓住学科教学起点

在基于美术鉴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时,教师应明确教学起点,深度剖析基本学情和教情,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实现“课程思政”与美术鉴赏课程的完美融合。首先,教师应深度剖析鉴赏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期待和思维习惯宏观把握核心知识以及教学方向,找准美术鉴赏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与突破口,科学设计契合“课程思政”要求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先导作用与线索作用[2]。其次,教师应做好摸底工作,及时与学生交流谈心,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水平以及兴趣特点,逐步细化多维教学目标,将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融为一体,构建目标体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美术鉴赏知识,掌握鉴赏技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以及完善的品格。比如在带领学生鉴赏《理想与典范——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时,教师可以灵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对比鉴赏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如目标一,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形成良好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目标二,认真分析艺术作品文化内涵,理解不同作品的精神主旨。目标三,结合中国艺术作品思考古中外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艺术属性,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利用多维教学目标紧密融合美育和德育,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

(二)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思想认知

传统教-学-练模式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影响了学科教学改革及创新。在紧密融合美术鉴赏课程与“课程思政”时,教师应坚持创新导向,主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逐步强化学生思想认知,确保学生在探索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鉴赏技巧和创作技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带领学生鉴赏《画外之音——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时,教师可以结合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以及花鸟画写意与写实的关系整合多种教学模式,将探究学习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相结合,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电子课件以及经典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欣赏《墨梅图》以及《簪花仕女图》,引导学生思考优秀艺术作品潜藏的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情感,在强化学生文化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思想感悟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思政”在鉴赏课程中的高效融入,教师应主动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实现化静为动,生动直观展示美术创意、作品创作社会背景以及历史文化,强化学生对艺术创造的理解和感受。确保学生在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美术鉴赏环境中深入感悟和体会艺术作品潜藏的情感价值以及深刻内涵,留下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思想感悟[3]。比如在带领学生鉴赏《黄河》时,教师可以展示黄河图片以及动态视频,播放《黄河颂》,将其作为背景音乐,设置图片情境以及视频情境,全面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黄河作为中国文明发源地的壮丽风光以及奇特景色,体会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以及民族精神。在激活学生思维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鉴赏《黄河》,思考画家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尝试站在作品创作背景的视角分析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黄河的象征意义以及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尝试根据《黄河》的色调以及画面设计分析中华文明中黄河的历史价值以及深远影响。在感知情境以及自主鉴赏中,学生的思想感悟更加深刻,逐步浅层认知过渡到深度吸收。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鉴赏课程中的融入符合中职教育改革要求,体现了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和“三全育人”理念,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高度,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及发展。教师密切关注基本学情和教情,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坚持教定法,改革传统教--练育人模式,深度剖析作品人文内涵,主动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在化静为动的过程中开启学生智慧大门,洗涤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和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杨承溢.“课程思政”融入中职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4.

[2] 武宁."“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7):4.

[3] 李培培.论美术鉴赏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原则和方法[J].人生与伴侣,2023(23):75-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