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分析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刘燕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任务导向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并提升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优化设计多元任务,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精心创设任务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深入感知任务情境,利用多元学习材料出色完成学习任务,以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探索任务潜藏的知识奥秘。


关键词

任务导向;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正文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更加先进和高效,任务导向教学备受关注。这一教学模式的驱动性和导向性较强,能够指明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向,避免学生天马行空。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期待和学习基础科学设计多元任务,将任务作为学生的学习支架,指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语文问题,逐步提升学生认知高度。确保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实现深度学习和高效吸收。

一、任务导向教学

任务导向是一种基于教学目标以及基本学情优化设计学习任务,用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导向性和驱动性非常明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教师个人也可以省时省力,实现高品质教学和高效率育人。

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导向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及空间中带着学习任务深度分析语文问题,实现个性化成长及发展。

二、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任务导向教学实践对策

在坚持任务导向创新核心素养培养模式时,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课堂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教学氛围越来越活跃及民主。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科属性优化设计多元任务,充分发挥任务的驱动作用、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将小学语文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一)设计多元任务,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任务导向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练模式的有效颠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生本教育理念。教师应将任务导向教学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用多元任务串联核心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确保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要领。首先,教师应从课前预习着手,科学设计预习任务,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多元预习任务,任务一,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基本信息并划分段落。任务二,搜集与植物种子传播相关的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繁衍后代的方法。任务三,自主认识生字生词,查找字典独立完成识字任务。用多元预习任务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自主探究。其次,教师应抓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驱动任务,锻炼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其中多种任务形式的整合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启发和共同提升。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将小组讨论任务、角色扮演任务与情境模拟任务相结合。在小组讨论任务中,教师可以设置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协作分工,深入探讨文章人物特点以及核心内容。在角色扮演任务中,学生需要和小组成员共同扮演蒲公英、弟弟和“我”的角色。在情境模拟任务中,学生则应应个人生活经验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外出郊游的经验和体会,用多元任务强化学生知识印象。最后,教师应科学设计课后驱动任务,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知识印象。其中阅读拓展任务、深度阅读任务及写作练习任务较为常见,教师需要结合学情和教情科学设计任务内容,实现对症下药。

(二)创设任务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为了充分发挥任务导向教学的优势,教师应结合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主动创设任务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避免学生局限于思维浅层。其中真实生活情境比较常见,有助于提升学生代入感,拉近学生与学科知识的距离,促使学生变换视角,理性分析和思考问题。教师应尝试多种情境,将故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以及信息技术情境融为一体,适当补充说明任务内容,强化学生学习理解,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比如在讲解《桂花雨》时教师可以设置话题讨论情境、角色扮演情境以及信息技术情境,在话题讨论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闻桂花香的经历,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在角色扮演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深入感知桂花树下摇花的场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感知能力。在信息技术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桂花图片和视频,打造可视化课堂以及直观课堂,鼓励学生深入感知直观情境,透彻理解所学知识,保持较强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信心

(三)提供学习材料,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较为有限,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待提升。如果教师无视学生思维短板,简单布置学习任务,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自主探究。基于此,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深度探索知识奥秘,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思维。比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多个渠道整合任务助学材料,比如为学生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料,提前搜集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关的历史资料,展示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和分析图片,深入感知战斗场景。为学生提供文学作品选读材料,推荐系列文学作品,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品读,通过阅读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形象。用优质丰富的学习材料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减轻学生任务完成压力,逐步强化学生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确保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支架,以较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分析多元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任务导向教学符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衷,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并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密切关注基本学情,精心设计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认真探索语文高阶知识,从要我”过渡到“我要学”,以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参与听说读写学习活动,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宋向怡.指向高阶思维培育的小学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4):87-89.

[2] 黄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求知导刊,2024(3):68-70.

[3]吴环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型刚需作业设计研究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4(7):124-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