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育人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实践对策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马仰钦

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庞王小学,山东 菏泽274000

摘要

数字化育人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符合构建主义教育理论,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优化学科教学结构。数学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教学的系统性和一致性有效统整零散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教学起点,始终坚持素养导向,深度挖掘单元主题教学资料,科学设置直观情境,强化学生单元知识印象,高度注重反思巩固,优化设计个性单元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在数字化学习氛围中透彻理解单元主题,掌握数学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字化育人环境;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实践对策

正文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革新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速度的逐步加快,数字化教学开始引领新的教学改革方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字化育人环境下积极推进单元主题教学实践,创新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全面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强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知识的理解。在智慧课堂中,学生获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能够初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和深度吸收。

一、单元主题教学

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围绕主题整合关联知识,结构化、系统化重组教学内容,整体推进教学实践,全面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并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高度关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优化学生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确保学生以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探索高阶知识。

在数字化育人环境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社会热度越来越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性得以体现,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教师应遵循理实一体的教学准则,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全面加强实践应用,夯实学生学科学习基础。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要领,享受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二、数字化育人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实践对策

(一)整合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教学起点

作为对传统单一课时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单元主题教学高度关注学科内容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要求教师围绕单元主题重整教材内容,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在数字化育人环境下开展单元主题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首先应理性分析学情和教情,结合实际需要重整教学内容,明确单元教学起点,实现对症下药[1]。其中数字化学习平台、智慧学习软件以及线上智慧学习渠道的整合利用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依托数字化教学工具突破教学时空限制,整合教材之外的知识,认真梳理教材内容,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整合契合学情的教学资料,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比如在开展“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单元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以及体积和容积的单位进率的换算”这一主题一一一展开,关联知识较多,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以及面积,单元知识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教师则应结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单元主题积极整合关联知识,理顺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坚持素养导向,挖掘单元主题教学资料

新课标倡导教师创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较多,涉及诸多数学案例。在数字化育人环境下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始终坚持素养导向,多渠道挖掘和整合单元主题教学资料,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料打造活力课堂,提升单元主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2]。这里仍然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主题教学为例,在剖析教材内容的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单元主题知识的实用性深度挖掘相关教学案例,整合系列教学素材。比如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甜点和蛋糕,组织开展长方体以及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活动,提前准备实践性、应用性素材和案例,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单元主题知识,形成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设置直观情境,强化学生单元知识印象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最为常见,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教学情境贯穿于单元主题教学的始终,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机场免费托运行李”的生活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行李箱的长、宽、高,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课堂所学自行设计行李箱的尺寸。确保行李箱能够符合免费尺寸限制,同时具有丰富的实用功能。在感知直观情境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能够深入理解长方形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初步掌握体积计算方法,以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探索单元主题知识本质。

(四)注重反思巩固,设计个性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主题教学的系统性较强,包含多个教学环节。为了实现环环相扣,教师应加强课后反思及巩固科学,设计个性单元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结合“体积计算”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优化设计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其中基础层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体积计算题目,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认真巩固计算知识。中等层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存在认知短板,教师则可以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单元主题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周长以及表面积计算公式认真推导体积计算公式,利用高阶学习任务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高层次学生的知识视野较为广阔,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可以设计更为复杂的数学题目,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主动响应双减号召,积极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正视数字化育人环境下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具体变化,深度剖析教材内容,明确单元主题,有效整合关联知识,始终坚持核心素养培养导向,结合学生有限的感知理解能力以及学科属性设置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精心布置单元学习任务,全面强化学生知识理解,确保学生享受单元主题学习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莉.基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与研究[J].新教育, 2024(25).

[2] 李义军.新课标视角下以数字化教学资源赋能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  2024(4):76-78.

[3] 阮燕玲.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J].辽宁教育, 2024(23):46-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