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观察与评估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彭忆凤

泉州市丰泽区第五实验幼儿园 362000

摘要

教育改革背景下,倡导“以儿童为主”教学理念,更注重儿童综合能力发展,创造力作为社会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创设,有利于突破儿童传统思维定式、促进创意碰撞、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有效强化儿童创造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实际的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呈现更好的游戏实施效果,不利于激发儿童创造力。文章通过观察与评估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儿童创造力发展,提出创设趣味化的游戏环境、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深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自主游戏评估体系等方案,持续改善幼儿园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自主游戏;儿童;创造力

正文


一、引言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持以评促建”“坚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等,为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奠定方向。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能够为儿童提供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间,是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天然土壤。不过,目前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存在缺乏多元化的游戏环境、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未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游戏评估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难以确保游戏质量,不利于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自主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关联性,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不断优化幼儿园自主游戏,呈现更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自主游戏对儿童创造力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突破传统思维定式

通过创设自主游戏,有利于突破儿童传统思维定式,引导其从多维度探索,形成更独特的思维逻辑,为创造力发展提供条件。第一,自主游戏中,通过提供开放的材料使用环境,儿童可突破物品常规功能认知,自由组合不同材料,重新定义材料用途,有利于打破思维局限[1]。第二,在自主游戏中,儿童能自主设定游戏主题,无需遵循既定框架,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突破现实经验对思维的束缚。第三,由于自主游戏无预设规则,儿童需要自主构建游戏玩法,与伙伴重新定义规则体系,使其跳出常规游戏模式,进而形成独特的思维逻辑。第四,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从多个维度探索内容,不局限于单一思考方向,通过多角度尝试,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路径。

(二)促进儿童创意碰撞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展开,有利于促进儿童创意碰撞,通过合作分工,了解多样化想法,为新创意产生奠定基础。首先,自主游戏过程中,通过引入小组合作模式,鼓励儿童之间互相帮助、协作,加强其交流分享,有利于推动创意碰撞与融合,产生更多样化的游戏想法,为儿童创造力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其次,自主游戏中,能够为儿童表达自身创意提供平台,同伴可能会提出质疑或询问,有利于促使儿童不断改善创意,由此提高其创造力,推动幼儿全方位发展。再次,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有利于促进儿童深度交流,进一步激发儿童新创意,有效提高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与创新意识。最后,自主游戏过程中,通过引导儿童分享自身经验,使不同儿童的创意相互启发,通过整合不同创意元素,形成更具创新性的成果。

(三)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组织幼儿园自主游戏,有利于提升儿童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深度思考游戏问题,逐步养成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带动儿童创造力发展。其一,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面对各种困境,比如道具不足、规则冲突、无法完成等,有利于促使儿童自主思考,主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步锻炼儿童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2]。其二,儿童在整合有限游戏资源时,需要打破物品固有功能认知,通过创造性联想赋予材料新用途,如将废旧布料改造成游戏道具,该过程显著提升其创造性转化能力。其三,游戏规则的自主制定与调整环节,促使儿童突破常规游戏逻辑,设计出独特的规则体系,能够有效发展儿童的规则创新能力。其四,游戏问题解决后的经验总结阶段,儿童通过创造性地归纳和迁移策略,将零散的实践经验升华为可复用的创新方法,有利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

三、基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幼儿园自主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多元化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缺乏多元化的游戏环境,材料趣味性不足,难以激发儿童参与兴趣,影响到游戏创设有效性。一是空间布局固化,许多幼儿园游戏区域中,缺少灵活调整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相对固定,导致儿童游戏范围有限,缺少跨区域游戏活动,不利于充分发挥儿童创造力,抑制其创意探索。二是材料相对同质化,一些幼儿园游戏材料过于同质化,缺少更有趣、吸引的开放性材料,难以满足儿童多元创造需求,降低自主游戏实施效果,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三是未动态更新场景创设,对于不同主题的自主游戏,部分教师未更新环境布置,难以保持儿童参与热情,使其创造动力下降。四是缺乏自然元素,在室内外自主游戏中,部分教师较少引入自然材料或生态场景,儿童无法参与到自然互动中,限制了创造性活动广度。

(二)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幼儿园自主游戏创设中,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自身指导能力不足,影响到自主游戏高效运行,直接影响到儿童创造力发展。其一,部分教师观察能力有限,难以精准捕捉儿童游戏表现,无法准确识别其创造性行为,降低教师指导针对性、有效性,影响到自主游戏呈现效果。其二,在自主游戏指导中,部分教师两极分化,可能过度干预或过度放任,难以平衡好教师引导与幼儿自主的界限,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其三,一些幼儿园虽然组织了一定培训,但实际效果不佳,难以切实强化教师专业能力,降低自主游戏创设质量,不利于推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3]。其四,部分幼儿园未改善教师待遇水平,难以吸引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职,降低教师队伍专业性,无法为儿童创造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未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幼儿园自主游戏设计与实施中,未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较少引入各种先进技术,既降低自主游戏实施效率,又阻碍幼儿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第一,部分幼儿园未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整合数字化自主游戏资源,无法为自主游戏创设提供资源支撑,难以拓展游戏内容及形式,影响到游戏活动创新发展。第二,教师较少使用互动电子白板等工具,未创建沉浸式、趣味化游戏空间,无法为儿童提供创造性体验场景,使其创造力发展受限。第三,一些教师较少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未高效分析自主游戏观察数据,难以精准识别儿童参与问题,影响到自主游戏方案的及时调整,降低游戏设计针对性、实效性。第四,部分幼儿园未优化在线教育平台,难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降低家园合作效率,不利于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四)游戏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幼儿园自主游戏评估体系有待完善,缺少更全面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多样性不足,未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不利于发挥评估对儿童创造力的促进作用。首先,现有的自主游戏评估指标中,多为笼统性描述,未针对创造力设计有效的行为标准,难以精准、量化分析儿童创造力发展状况,无法为自主游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教师未创新评估方法,以传统观察记录为主,较少使用作品分析、成长档案袋等形式,难以强化评估结果全面性,不利于反映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再次,教师未创新过程性评价,缺少动态监测机制,难以持续追踪、评估儿童创造力发展过程,无法及时识别儿童细小进步[4]。最后,自主游戏评估后,教师未灵活使用评估结果,没有作为游戏改进的有效依据,难以促进自主游戏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儿童创造力持续性发展。

四、基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幼儿园自主游戏优化策略

(一)创设趣味化的游戏环境

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教师应当创设趣味化游戏环境,强化游戏区域可变性、灵活性,进一步满足儿童多元化创造需求。第一,教师应调整自主游戏空间布局,利用移动隔断等,打造可灵活调整的模块化空间,便于搭建差异化自主游戏主题场景,便于儿童跨区域探索,激发其灵感与创造力。第二,教师应引入更新颖的游戏材料,比如松果、藤蔓等,或利用废旧物品组织自主游戏,鼓励儿童对游戏材料进行再创造,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第三,教师应基于儿童兴趣、教学主题等,保持自主游戏动态更新,定期更换环境布置,由此维持幼儿参与热情,保证自主游戏实施有效性。第四,教师应扩大户外游戏场地,增加沙水区、种植园等生态区域,引入丰富的自然元素,进一步增加儿童的自然互动,帮助儿童获得多样化创意灵感,进一步提升其创造力。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园应当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准确解读儿童创造性行为,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更好地引导儿童创造力发展。首先,幼儿园应组织多样化培训,邀请领域内专家,开展“自主游戏+创造力”专题讲座,分享更新颖、先进的游戏观察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模拟观察等,便于教师及时识别儿童创造性行为,深入剖析其创造思维过程。其次,教师应合理调整指导时机,掌握适时介入、有效引导、启发引导等支持策略,平衡教师指导与儿童自主,为儿童提供足够的自主创造空间。再次,幼儿园应完善在线交流平台,便于教师间互相沟通,分享自主游戏创设经验,总结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更好地推动儿童创造力发展。最后,幼儿园应改善教师待遇水平,吸引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就职,增强教师队伍专业性,为儿童创造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深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幼儿园自主游戏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应深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大数据、互动式电子白板等,为游戏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自主游戏展开效率,助推儿童创造力高效发展。

例如,“海洋世界探索”主题游戏中,教师可利用投影仪与音响,创建沉浸式、趣味化游戏场景,让儿童直观体验奇幻海洋世界,充分激发其参与积极性,了解多样化的海洋生物。教师还应创设“美人鱼”故事情境,鼓励儿童主动探索海底世界,寻找“美人鱼”并帮助其解决问题,进一步锻炼儿童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还可引入平板电脑与电子积木等工具,要求儿童设计专属的海洋生物与建筑,充分发挥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各种奇特生物造型,互相分享创造思路,为儿童创造力发展提供平台支持[5]。另外,教师还应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高效分析自主游戏实施效果,了解儿童创造力发展现状,为游戏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儿童全方位发展。

(四)优化自主游戏评估体系

教师应当优化自主游戏评估体系,完善游戏评估指标,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儿童创造力发展状况,为自主游戏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由此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其一,教师应改进创造力评估指标,评估儿童创造性思维、创意表达、问题解决能力等素质,更好地评估其创造力发展水平,实现自主游戏实施效果的量化评价,为游戏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其二,教师应创新评估方法,引入儿童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同时运用作品分析、成长档案袋等,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儿童创造力发展状况。其三,教师应引入过程性评价,加强“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模式的运用,持续追踪儿童创造力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其细小进步,由此确保教学评估时效性。其四,根据自主游戏评估结果,教师应及时发现儿童参与问题,合理调整游戏活动设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好地适应“以评促建”发展要求。

五、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还存在缺乏多元化的游戏环境、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未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游戏评估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到儿童创造力发展,降低游戏有效性及教学质量。文章通过分析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儿童创造力发展策略,提出创设趣味化的游戏环境、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深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自主游戏评估体系等措施,从游戏环境、教师、技术、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推动自主游戏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晓俐.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高效开展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A5):154-156.

[2]岳莹莹.在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的意义及策略[J].家教世界,2021,(36):63-64.

[3]何国梅.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开展幼儿自主游戏[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1,(12):50-51.

[4]陈荔敏.深度学习指导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J].教师,2021,(32):63-64.

[5]田甜.自主游戏,全面发展——浅析幼儿自主游戏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23.

 

作者简介:彭忆凤 1990.08  福建泉州  大专 幼儿教师 泉州市丰泽区第五实验幼儿园 研究方向:幼儿园自主游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