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梁小建

新疆 阿克苏地区 阿瓦提县第四中学 843200

摘要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不仅涉及抽象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情境创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构建贴近生活或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感知物理概念,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然而,当前部分物理课堂仍以传统讲授方式为主,学生缺乏对物理知识的深刻体验,影响学习效果。本文结合人教版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分析情境创设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探讨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包括生活化情境、实验探究情境、信息化情境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思维能力,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境创设 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物理思维 课堂优化

正文


引言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涉及大量抽象概念,如电场、磁场、牛顿力学等,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然而,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导致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牢。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公式推导和概念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情境体验,使得学生难以建立直观的物理认知。

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构建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抽象概念,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人教版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本文围绕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展开探讨,为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物理概念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但由于其高度抽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认知障碍。情境创设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概念,促进知识内化和应用。

情境创设的首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知识虽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在日常经验中往往无法直接观察到其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描述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但现实世界中物体总会受到摩擦力影响,学生难以直观理解这一概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冰上滑行航天环境情境,让学生感受无摩擦状态下物体的运动,就能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

情境创设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物理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合理的物理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规律。例如,在讲解浮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会下沉,从而引导他们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提高思维能力。

此外,情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现代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验证。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电磁感应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线圈和磁铁,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深刻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核心内容。

二、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生活化情境创设是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抽象概念。高中物理中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实际应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取物理规律。

例如,在讲解功和能时,可以创设爬楼梯消耗能量的情境,让学生测量自己在不同楼层消耗的能量,理解功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在学习电磁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手机信号的传播方式,理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师还可以结合热点新闻和科技发展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惯性时,可以引入汽车安全带的作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提高行车安全。在学习能量守恒时,可以结合新能源汽车的能量转化过程,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验探究情境创设策略

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在亲身实践中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发现物理规律。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让学生使用不同材质的斜面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表面对摩擦力的影响;在学习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连接不同电阻,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归纳出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这些实验探究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不同高度物体下落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加速度的变化。这样既能弥补现实实验的局限性,又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情境创设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情境创设手段。借助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VR)和仿真软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更直观、更具沉浸感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同介质中的光路变化,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折射角度随介质变化的规律。在学习磁场时,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模拟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让学生理解安培定则的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增强物理概念的可视化效果,还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结论

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化情境、实验探究情境和信息技术支持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物理概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而,在实践中,教师还需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情境,提高课堂互动性,确保教学效果。未来,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情境创设方式将更加丰富,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更多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虎,熊志权.基于大情境的高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设计——以“自行车”为例[J].中学物理,2025,43(03):50-54.

[2] 李言立.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分析[J].高考,2024,(35):114-116.

[3] 朱学尧.情境创设存在的价值偏差及复归路径[J].甘肃教育,2024,(20):50-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