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王丽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044000

摘要

幼儿正处于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情绪管理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多元化的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创新情绪管理教育模式,能够科学引导幼儿进行情绪表达,促进幼儿养成情绪控制等能力,塑造良好的情绪管理行为习惯。本文在研究中将结合幼儿情绪管理的现状展开深入探讨,根据幼儿情绪管理的教育发展状况,提出有效的幼儿情绪管理教育对策,为推动学前教育中幼儿情绪管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保障,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情绪管理;现状;教育对策

正文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学前教育开展的重要文件依据,《指南》中对幼儿情绪管理教育发展也做出了相关要求,认为幼儿园应当实施科学的情绪管理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1]。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情绪具有易变性、外露性和冲动性,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促进其社交技能的发展,还能为日后的人格健全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会受到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影响,但是目前在幼儿教育中,还存在情绪管理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家园合作也不够科学,导致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发展受到了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在6幼儿尚未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未来也会出现易怒、暴躁等情绪问题,不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2]。而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动力[3]。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强化幼儿情绪管理教育,探索有效的情绪管理教育对策,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幼儿情绪管理的现状

(一)情绪管理教学氛围不佳

从幼儿园实施的情绪管理教学情况来看,目前在幼儿园情绪管理教育中,还存在情绪管理教学氛围不佳的问题,部分情绪管理教育课堂枯燥单一,无法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主要以认知学习为主要模式,而缺乏一些音乐游戏等多元化的情绪管理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的活跃性不高,也会限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4]。在当前的情绪管理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没有构建科学的情绪管理教学模式,也不注重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课堂上也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幼儿在情绪管理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不足,不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幼儿的情绪管理发展。

(二)幼儿情绪表达能力较弱

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来看,幼儿阶段的学生大多都表现出了情绪表达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对幼儿情绪管理的观察发现,很多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情绪体验。由于幼儿阶段存在认识、能力等水平的现状,导致幼儿在面对情绪时,无法识别到情绪的内容,也缺乏语言表达等能力,使得情绪无法得到及时表达。比如在幼儿面临负面情绪时,幼儿常见的反应是哭闹,甚至还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而很少有幼儿能够准确借助语言来描述自身的情绪表达,影响到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

(三)情绪体验教学不科学

在现有的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缺乏良好的情绪教学体验,没有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导致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从情绪管理教育的内容来看,在情绪管理教育中,有很多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认为情绪管理就是让幼儿不哭不闹,忽视了情绪认知、表达、调控等多元发展维度,导致教学活动设计流于表面,无法为幼儿组织多元化的情绪体验教学活动。结合当前幼儿园情绪管理的内容来看,很多教师开展的幼儿教育活动缺乏体验性和互动性,未能关乎到幼儿实际的情绪发展情况,一些教师只是引导幼儿认识喜怒哀乐等简单的表情图片,并没有创设实际的情绪体验情境,限制了幼儿的情绪认知、情绪调控能力发展[5]

(四)家园共育落实不到位

家长作为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幼儿的情绪管理发展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是目前很多家长缺乏对幼儿情绪管理培养的意识,幼儿园也不积极落实家园共育,进而导致幼儿情绪管理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全面提升。在家园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沟通途径,教师与家长之间对于幼儿情绪问题的沟通较少,无法及时了解幼儿在情绪方面存在的不足,难以为落实幼儿情绪管理教育带来科学指导。并且很多家长也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认为幼儿阶段出现情绪问题是很正常的,也没有掌握对幼儿进行情绪调控、情绪表达教育的专业技能,导致幼儿情绪管理的家庭教育落实不到位。除此之外,幼儿园缺乏科学的家园工作合作活动,并没有围绕幼儿情绪管理教育组织亲子活动等,家园合作的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也会影响到幼儿情绪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情绪管理的培养策略

(一)音乐游戏营造情绪管理氛围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科学的情绪认知,会存在情绪波动性较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健康发展,还应当借助音乐游戏等形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情绪管理学习氛围。音乐在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音乐的活跃性等特点,能够为幼儿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情绪表达,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让幼儿形成科学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通过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彰显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娱乐性,增强幼儿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辨别不同的情绪表达,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情绪表达方式。音乐游戏作为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载体,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肢体表达等多元方式,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情绪学习环境。通过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游戏,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情绪识别能力[6]

例如在幼儿教学中,组织幼儿开展找朋友的音乐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抱团游戏在音乐的氛围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情绪发展氛围。教师通过播放找朋友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转圈圈,按照老师报出的数量进行抱团,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身的情绪,更好地强化幼儿的情感共鸣。找朋友的音乐符合幼儿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音乐营造良好的视觉氛围,有助于更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音乐的氛围营造下,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氛围感,更好地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角色扮演促进幼儿情绪表达

在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表达欲望,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造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在实际情境中促进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发展。角色扮演游戏以幼儿之间真实发生的情绪问题及场景作为脚本,借助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幼儿在沉浸式体验和趣味性活动中认识情绪问题,明确情绪的正确表达方式,为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演练的机会。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角色扮演内容,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幼儿特点选择角色内容,引导幼儿开展语言表达等,更好地表现出自身的情绪[7]

例如组织幼儿开展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角色扮演活动,在角色扮演中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置不同的角色内容,让幼儿对角色扮演产生浓厚兴趣。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借助台词、剧本等,引导幼儿在实际的体验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内容,通过扮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善良、团结等情绪,幼儿认识到在生活中也要形成感恩的心,保持善良的心态。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实现了幼儿情绪管理教育的创新,同时也能够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内容,进而更好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三)绘本阅读强化幼儿情绪体验

绘本阅读通过图文叙事的教育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绘本故事,从故事中强化幼儿的情绪体验,引导幼儿了解到更多的情绪内容。在幼儿教育中,绘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绘本的故事内容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绘本中的故事更加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能够让幼儿在绘本的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中,教师也应当选择符合情绪管理教育的绘本故事,为幼儿创设绘本阅读区,引导幼儿了解绘本内容,强化幼儿的情绪体验范,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情绪主题绘本是通过绘本故事来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情绪的方法,这些绘本通常以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情绪,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表现来展示不同情绪的特点和应对方式[8]

例如在《生气王子》的绘本阅读中,教师引导幼儿开展了绘本故事分享会,引导幼儿围绕绘本故事内容展开讨论,比如小王子为什么会生气?你在生活中有这种感受吗?,借助问题的形式,强化情绪管理教育的互动性,引发幼儿对绘本故事中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开展情绪表达。同时也要让幼儿认识到生气情绪的应对技巧,提升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比如产生这种情绪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幼儿对不良情绪有更加科学认知。除此之外,在绘本故事的引导下,组织幼儿开展情绪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在绘本故事阅读中进行情绪温度计的活动,让幼儿根据绘本故事中小王子的情绪变化,绘制情绪温度计,更好地引导幼儿了解到在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类型,增强幼儿对情绪的认知,促进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发展。

(四)家校共育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在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中,也要充分调动家长以及教师的积极性,科学落实家园共育,更好地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保障,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家园合作中,积极建设完善的家园沟通渠道,定期借助微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围绕幼儿的情绪管理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幼儿情绪管理培养的经验,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确保能够为幼儿带来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模式。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组织关于幼儿情绪管理培养的家园合作活动,创新家园合作形式,比如亲子情绪活动、情绪体验日等活动内容,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中,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发展[10]

例如以幼儿园为主导,开设亲子情绪剧场的家园共育形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中,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帮助。在亲子情绪剧场的活动中,组织家长和幼儿进行情景剧、戏剧表演,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幼儿情绪管理教育的重视度,同时也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内容,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当积极组织家长开展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在运动会上组织减压踩气球、情绪我来画等活动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情绪体验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积极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发展带来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情绪管理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当引起幼儿园以及家长的重视,在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要积极强化幼儿的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调控等能力发展,确保幼儿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当积极落实对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通过音乐游戏营造情绪管理氛围、角色扮演促进幼儿情绪表达、绘本阅读强化幼儿情绪体验、家校共育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等策略,让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周忆.家园共育在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求知导刊,2025,(03):128-130.

[2]李艳艳.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5,(01):15-17.

[3]林晓芳.绘本教学支持下的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育策略探析[J].教师,2024,(34):78-80.

[4]温振飞.情绪主题绘本教学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探究[J].新教育,2024,(31):78-79.

[5]盛莉.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4,(30):125-127.

[6]周宁.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多维路径探析[J].新班主任,2024,(20):32-33.

[7]王斯韵.音乐游戏对幼儿情绪表达和管理的促进作用探讨[J].好家长,2024,(27):32-34.

[8]蔡菲,刘氢.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J].教育文汇,2024,(01):63-65.

[9]王婷婷.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J].新班主任,2023,(35):25-26.

 

作者简介:王丽 1990.09  山西运城  本科 中小学二级教师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研究方向:幼儿园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