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生命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王敏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2238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命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信息技术生命课堂的构建策略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生命课堂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构建措施,并总结实践融入构建策略中的效果,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生命课堂

正文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力。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生命课堂,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结合,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生命课堂的内涵与特点

1. 生命课堂的内涵

生命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生命价值和生命成长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过程。在生命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和创造者。

2. 生命课堂的特点

1)主体性:生命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潜能。

2)生成性:生命课堂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3)开放性:生命课堂倡导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情感性:生命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陶冶情操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

三、初中信息技术生命课堂的构建策略及实践探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信息技术不仅是为了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更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过于注重技能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生命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在构建生命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摒弃将信息技术仅仅视为技能传授的陈旧思想,转而树立生命教育理念。生命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将教学的核心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探索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这一理念。以信息处理与分析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社区停车难、环境改善等,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外的信息技术竞赛或项目,如机器人制作、编程挑战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 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为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使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材料,教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共鸣,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以制作班级网站的项目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班级特色来设计和制作网站。这不仅能让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学生如何安全、合法地使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

3.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互动性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构建生命课堂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摒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在图像处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不同的图像处理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学生能共同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图像处理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如使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4. 完善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应当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注重过程性评价。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给出及时反馈和指导。在制作班级网站的项目中,教师除了评价最终的网站成品外还应关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创意、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这样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轨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5. 营造开放环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对于构建生命课堂至关重要,它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可以设立特定的环节或活动来营造这样的环境。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立技术小讲堂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或解决难题的经验,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在线学习社区开展网络研讨等也能进一步拓宽师生的交流渠道营造更加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教学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生命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晋祥.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1)

[2]麻桂芬;毛唯维.演绎生命课堂“三重奏”[J].中学教学参考,2017(01)

[3]刘晓东.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以一节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5 Integrateds kills板块公开课为例[J].校园英语,2016(36)

[4]刘斌.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与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