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分析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张勇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路实验学校,223800

摘要

在初中教学阶段,化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看待化学教学,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化学教学计划,为学生打造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锻炼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巩固学生化学基础的同时,也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正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根植于教学工作者的心中,拓展教学思路、革新教学手段成为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工作任务。新课标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核心素养出发,为学生打造更具实效性的化学课堂。下面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简要策略分析。

一、积极沟通了解,营造和谐的化学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忽略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探索思维和创新意识很难被激活,不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大大降低了化学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导致化学教学向单一化、片面化发展的不良局面。因此,在主张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环境下,教师想要构建高效化学课堂,必须首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掌握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化学知识基础,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为学生制订人性化的化学教学方案。

积极沟通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桥梁,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通过积极的沟通,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能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学生在教师充满亲和力的聊天中,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喜爱、尊重、敬佩的情感,进而更加乐于对教师敞开心扉,表达内在观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明确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化学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化学探索,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各项综合能力和学习品质,而开发这些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就是兴趣。初中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虽然具备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化学课程的学习态度通常是兴趣使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采取单刀直入的导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针对这一不良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进行改善,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先在学生的脑海中画一个问号,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思维,发挥问题情境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化学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学习目标,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多项思维品质,彰显问题情境在实现高效课堂方面的有效性。

三、融合概念图策略,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链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的前提条件,就是学生拥有扎实的化学概念体系。化学是一门概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透彻掌握化学概念,以过硬的概念基础作为支撑,才能在进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时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根据概念展开分析推理、证实或者推翻,因此巩固学生的化学概念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程序。概念图策略是一种创新的化学教学方式,也是深化学生对化学概念学习和理解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概念图策略,运用概念图先行组织课程知识点、提高化学概念的整合效果,使学生对化学概念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套科学的记忆流程,养成构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优异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链,促使学生在进行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过程中能够有理有据、游刃有余,完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也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增长。

四、利用多媒体工具,打造开放型智慧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高速、高效、便捷、丰富性等优越特点,不仅非常适用于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运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的学习能力,对完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跟随科技发展的浪潮,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产生直观、具象化的理解,促使学生在生动的多媒体情境中,认识到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并能够根据多媒体情境的启发,可以从内因、外因、量变、质变等方面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进行多角度分析,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吸纳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综合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创设多媒体情境时,一定要立足于化学教材,强化教学情境与课程重点的衔接,在多媒体情境中体现课程重点;多媒体情境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以便迎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作用。教师在创设多媒体情境过程中还要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滥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和常规教学手段各有侧重,才能发挥智慧课堂对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实际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深入人心。化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多项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当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以核心素养为突破口,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知识输出和能力训练,实现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综合素质同步发展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吴玉仙.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微粒观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8):68.

[2]梁小玲.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11):125.

[3]李梅,王育红,辛海宁,等.重视化学文化落实核心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