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探索
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核心素养实施教学,注重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运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有关的综合性能力,以此更好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更好落实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一、明确核心素养内涵,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远,教学模式存在机械死板、片面单一、缺乏趣味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机会较少,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在多媒体教学工具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又存在多媒体运用泛滥、课堂追求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更好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在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基础上,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以此构建高效课堂。例如,教师结合新课标教育理念与参考资料,明确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共六部分内容,这些数学核心素养与单个或者若干个数学领域密切相关,而单独数学领域又可能与多个核心素养内容相关。例如: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渗透着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与总结判断等内容,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而在勾股定理的相关课程中,教师应当避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教学,而是通过运用丰富的资源和创设多种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生可以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在数与代数、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关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往往渗透着数学模型思想,如对于数轴、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相关知识,就是数学模型思想的突出代表。由此可见,数学知识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密切关系,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生动有趣情境,启发学生问题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应当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与探讨问题,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知识内容与教学目标,引入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图文和音视频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及让学生自主提问和自主解答,实现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方程基础知识,先利用图文资料创设若干个生动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与解答。如:如果某品牌外套按照八折的价格销售,价格是72元,请问原价是多少元?类似的问题情境可以创设多个,通过让学生列出诸如“80% x=72”的方程式,结合具体形式指导学生数学抽象和建立数学模型,进而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概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的内容与教材知识,自主探析什么是“方程的解”,建立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最后让学生根据基础知识完成课内练习。教师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式,先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解答问题,之后建立数学基础概念和要求学生自主练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更好启发学生问题意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引入丰富多彩资源,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升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主张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更好打造高效课堂也需要落实生活教育理论。教师应该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促进更好生活的重要工具,最终会回归到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可以是图文与实物资源,营造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以此教授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例如,在“几何图形”课程中,为让学生更好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引入丰富多样的生活化资源,主要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像展示黑板、平静的湖面、篮球、幼童、烟囱等,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从这些具体的生活事物抽象为立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进而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创设小王仰望星空、用手机地图导航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天空中的星星可以看作是点,彗星扫过的轨迹可以看作是线,整个天空可以看作是平面;地图中的城市名是点,道路与河流是曲线,整个地图是一个平面。通过这样的引导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概念。对于后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课程内容,同样可以运用此法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引发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更好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关于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更好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在明确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认知情况,通过引入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与促进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更好获得数学知识,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桂荣.初中数学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效课堂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8(2).
[2]马侃.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8).
[3]雷伟波.探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效课堂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