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实验类型与内容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地理;实验类型;内容设计
正文
一、引言
当今在课程目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地理学科实践力已经成为各个学校、老师密切关注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学不能只让学生记住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探究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实验探究类目很多,所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才能够能丰富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初中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演示实验适用于学生难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获得的知识,这种直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验证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了地理知识后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实验方法,它具有强化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例如,学生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以后,可以用橡皮泥做出地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画出等高线,在实际操作中来了解等高线和地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牢固。探究性实验是探究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操作、分析结果。如探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设计不同植被覆盖度的试验装置之后,比较在同样情况下水土流失程度大小差异,探讨二者关系。模拟实验是人为地模拟真实的地理环境或过程,在这种人工制造的、可以控制的环境中认识地理现象。
三、基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初中地理实验内容设计
(一)设计原则
1.1 紧扣教材与课程标准
设计实验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的有关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好实验的内容。以“地球的运动”为例,要充分依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过程确定好实验内容,同时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确定好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程度。
1.2 体现科学性与趣味性
地理实验的设计中要充分运用地理科学原理,在实验方案的形成与具体操作的开展上都要体现出其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在学生学习到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要保证其有一定的严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还需要将一些有趣的成分加入到当中,比如设计“火山喷发”这个实验,实验过程中小苏打与白醋相互反应所带来的强烈的冲击感,让学生体验到整个火山爆发的真实效果。
1.3注重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在选取初中地理实验的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学情特点,并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注意选取那些方便获取、价格低廉的实验用材,并且所设计的内容和环节也要让初中生可以顺利完成,达到实验的目的即可。
(二)不同类型实验内容设计实例
2.1演示实验内容设计
在设计演示“降水的形成”实验中,准备透明玻璃罩、热水和冰块等器材,将玻璃罩底部倒上热水,代表近地面的暖湿空气;再向罩顶倒一些冰块,表示高空温度很低的环境。之后,反复晃动玻璃罩,观察玻璃罩内壁有无产生水珠。此实验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地呈现了水汽冷却凝结后形成降水的过程。
2.2 验证实验内容设计
学完“气候类型的分布”,设计验证性实验:根据课本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选取某一类气候类型,并查找这种气候类型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相关数据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验证这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2.3 探究实验内容设计
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为例,开展探究性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计出相应的探究方案(如: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各小组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测得同一时刻气温(同一天、同一时间),分析出海拔高低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或探究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测得同一纬度的海边与内陆地区的同一时刻气温差别等。
2.4 模拟实验内容设计
比如,在“板块运动”教学过程中就可设置模拟实验:用不同的颜色橡皮泥代表不同板块,把橡皮泥拼接起来,模拟板块碰撞与张裂运动过程;观察橡皮泥的形状变化,让同学们体会山脉、裂谷等是如何形成的,领会板块构造学说的含义。
四、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与效果
(一)实践策略
1.1 优化实验教学流程
实验课前师生都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教师要准备好全部需要的实验器材以及有关的设备,还要给学生讲清楚整个实验的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课后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总结,通过分析、思考以及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的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1.2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擅长,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组去。有的管仪器操作,有的管记录、有的负责观察现象……大家团结协作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对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时互相指导、互相学习。
(二)实践效果
开展多样的地理实验教学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参与度,在实验中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同时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活动和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其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例如“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植被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理解人地关系的意义并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环境方面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建议。
五、结论与展望
基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实验内容设计,深入分析初中地理实验的类型,提出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由教学实践可知,合理的实验设计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作用,且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本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仍然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可以继续丰富实验类型、创新实验设计等。
参考文献:
[1]鲁荟苓.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24.
[2]高山.初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2.
[3]蒋静雯.基于地理实验教学的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