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数字化虚拟实验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数字化虚拟实验;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虽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现象,但受实验资源、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存在诸多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虚拟实验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走进化学课堂,将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数字化虚拟实验有机融合能够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数字化虚拟实验融合的必要性
(一)突破传统实验教学局限
传统高中化学实验中部分实验因试剂毒性大、反应剧烈或条件苛刻而难以开展,如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为保障安全,多以教师演示或观看视频呈现,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理解实验原理与操作要点,同时实验器材和试剂有限,限制了实验多样性与创新性学生难以接触前沿实验技术。
数字化虚拟实验不受此限制,具备高度安全性与可重复性,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安全操作危险、复杂实验,如模拟有毒气体实验、爆炸实验等,且能随时操作、反复练习加深对实验的理解,此外它还能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条件,如高温、高压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验探索空间。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兴趣差异显著,传统实验教学统一的内容和方式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觉得实验简单缺乏挑战,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可能觉得难度大跟不上进度。
数字化虚拟实验具有交互性与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身进度和兴趣选择实验内容与难度,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有挑战性的创新项目探究,能力弱的学生可从基础实验入手提升技能,虚拟实验平台还能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建议和反馈助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三)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实验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并实施实验,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需综合考虑实验目的、原理、步骤、仪器选择等通过尝试改进找到最优方案。
数字化虚拟实验提供安全实践环境,让学生在虚拟操作中熟悉流程规范提高技能,学生可自由调整实验参数观察现象变化分析数据深入理解化学原理规律,二者融合能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数字化虚拟实验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实验内容创新设计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
从生活中选取化学实验素材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实验项目,例如设计“自制简易净水器”实验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沙子、活性炭等制作净水器,通过数字化虚拟实验模拟不同水质净化过程分析净化效果,数字化虚拟实验可以清晰地展示水中杂质的去除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材料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效果,从而加深对净水原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引入前沿科技
将化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融入实验设计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介绍纳米材料在化学中的应用,设计“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质探究”虚拟实验让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独特性质,数字化虚拟实验可以模拟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制备过程让学生观察到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开展跨学科实验
打破学科界限设计跨学科实验项目,例如结合物理和化学知识设计“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制作”实验,学生通过虚拟实验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动手制作简易燃料电池模型,数字化虚拟实验可以模拟燃料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电子转移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能量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二)数字化虚拟实验资源开发策略
1.建立虚拟实验资源库
学校或教育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开发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虚拟实验资源,涵盖高中化学各个知识点和实验类型,资源库应包括实验原理讲解、虚拟实验操作演示、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功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资源库中可以提供不同温度、浓度、催化剂条件下的虚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注重虚拟实验的真实性与交互性
在开发虚拟实验时要尽可能模拟真实实验场景和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实验的氛围,同时增加虚拟实验的交互性,如设置实验参数调整、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虚拟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鼠标拖动仪器进行组装,调整试剂的用量和反应条件,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这种交互式的实验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整合优质虚拟实验资源
除了自主开发还应积极整合网络上的优质虚拟实验资源,如高校、科研机构发布的虚拟实验平台等,通过筛选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建立资源评价机制对整合的资源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实施策略优化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虚拟实验学习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点,然后让学生通过线上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利用虚拟实验资源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答疑和指导,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模拟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查看学生的操作记录和实验数据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验创新设计和虚拟实验操作,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实验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开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创新实验设计时小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有的负责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多元化评价方式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撰写、创新思维表现等方面,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虚拟实验操作时可以从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结束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数字化虚拟实验融合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虚拟实验以其高度的安全性、可重复性、交互性等优势,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实施有效的融合教学策略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就能确保融合教学的顺利开展。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融合教学模式,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晓敏.提升实验设计能力的高中化学虚拟实验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
[2]张瑛.高中化学虚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读书文摘,2017,(20):393.
[3]吴燕.NOBOOK虚拟实验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1(22):27-28.
[4]赵振江.高中化学"虚拟实验"教学实践应用路径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