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幼儿保健课程情境教学实践路径与成效分析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苏虹

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5

摘要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幼儿保健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幼儿保健作为与幼儿成长息息相关的一个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常见疾病预防、营养膳食搭配、急救护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产教融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情境教学则注重为学生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二者的有机结合为解决幼儿保健课程教学现存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对基于产教融合的幼儿保健课程情境教学实践路径与成效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产教融合;幼儿保健;情境教学;实践路径;成效分析

正文


近年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对幼儿保健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幼儿保健课程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幼儿生理心理保健知识、疾病预防与护理技能等关键任务。然而,当前幼儿保健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教融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行业需求融入教学过程;情境教学则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于幼儿保健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真实的工作任务与场景,提升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一、产教融合与情境教学在幼儿保健课程中的必要性

(一)满足行业人才需求

随着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对幼儿保健人才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实践化。教育部《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报告》指出,当下幼儿园要求保健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更须具备幼儿日常健康管理、疾病应急处理、科学膳食调配等实操能力。

(二)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

传统幼儿保健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薄弱。产教融合引入企业资源,借助情境教学创设晨间检查、突发疾病处理等真实场景,推动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有效弥合教学与实践的鸿沟。

(三)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幼儿保健工作对从业者的综合素养要求高,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沟通、协作能力与职业责任感。在产教融合的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与多方互动,锻炼沟通能力;在团队任务中培养协作意识;在模拟处理幼儿问题时增强职业认同感。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幼儿保健课程情境教学实践路径

(一)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幼儿园保健室的标准进行建设,构建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以湖南医药职业中等学校为例,该校实训基地设置了幼儿健康检查区、疾病护理区、营养膳食配制区等功能区域。在幼儿健康检查区,配备了智能身高体重测量仪、视力检测仪等设备,学生可模拟为幼儿进行入园晨检,学习记录幼儿的体温、口腔、皮肤等健康状况;在疾病护理区,设有模拟病床、急救箱等,学生能练习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如物理降温、伤口包扎等;营养膳食配制区配备了专业的营养分析软件和烹饪设备,学生可根据幼儿营养需求,制定食谱并进行简单的膳食制作。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反复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保健技能,为进入幼儿园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展校外实践教学

学校与多家幼儿园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制定系统的校外实践教学计划。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全程参与幼儿一日生活保健工作,包括晨间接待、进餐护理、午睡巡查、离园检查等环节。在万婴格林生态育儿园的实习中,学生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负责建立和更新幼儿健康档案,定期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在传染病高发期,协助开展全园消毒工作,向幼儿和家长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校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校内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幼儿园保健工作的最新要求和动态,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虚拟情境

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开发丰富的幼儿保健虚拟教学资源。例如,利用VR技术创设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场景,学生佩戴VR设备后,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幼儿园食堂,需要迅速判断中毒原因,组织幼儿疏散,联系医院急救等,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操作步骤和反应时间进行评分和反馈;通过AR技术,在讲解幼儿身体结构知识时,学生使用手机扫描教材上的图片,就能呈现出立体的人体器官模型,直观地了解幼儿身体各部位的特点和功能。这些虚拟情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复杂的保健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幼儿保健课程情境教学的成效分析

(一)学生知识与掌握程度显著提升

通过产教融合下的情境教学,学生能深度理解幼儿保健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幼儿园保健室场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幼儿健康检查、疾病护理等操作;虚拟技术创设的应急处理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掌握复杂保健技能,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二)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沃土。校外实践中,学生与教师、家长频繁沟通,有效锻炼沟通能力;处理幼儿健康问题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完成保健任务,则提升了协作意识,使其更符合行业用人标准。

(三)教学满意度提高

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合作幼儿园,对该教学模式满意度均大幅提升。学生们普遍认为,情境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企业专家的参与教学也让学生接触到了行业前沿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认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与情境教学在幼儿保健课程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培养高素质幼儿保健人才提供了创新路径。通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和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虚拟情境等实践路径,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了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参考文献

[1]罗桂林.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娄底楚怡职业学校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33):82-85+99.

[2]叶苡辰.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3,12(30):97-100+106.

[3]舒思雨.产教融合视域下助力学生从想法现实”——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2,39(02):137-1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