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与责任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肖潇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五中学 2777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是每一个孩子接触到的第一门文化课,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的规则,更是为了理解并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引领者。在这其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准确定位自己,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成为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的多重角色:从“主导者”到“引导者”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通常是主导者,负责讲解课文内容,传授语文知识。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语文教师逐渐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是“导读者”,还要成为“陪读者”“助读者”,并且要反思教学过程,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1]

这一转变意味着,教师不再仅仅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更多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帮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精心挑选适宜的图书,并通过与学生共同阅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不是单纯地提供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培养,让他们在互动与反思中不断成长,而不是依赖教师的指引

二、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口才”与“情感”传递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语言不仅仅是用来讲解知识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充满感情和美感,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简洁而生动:教师讲解知识时,要做到简明扼要,避免讲得太复杂或太长,让学生容易理解;同时,教师还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讲得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和掌握。

2.情感的传递与共鸣:语文课文通常都富有感情,教师要通过朗读和表达,把文章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讲解古诗文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诗句的意思,还要帮助学生感受到诗人写诗时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3.课堂互动的语言艺术:教师要通过提问、对话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互动中,教师既要认真听学生的回答,又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一个互动、共创的空间。

三、朗读教学中的“轻声词”教学与教师的倾听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轻声词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3]。轻声词,是指那些在语音中发音较轻,音节没有重音的词语,如“的”、“了”、“吗”等。在朗读时,学生常常会忽略这些词的正确发音和语感,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训练。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倾听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朗读发音,纠正发音错误,还要倾听学生在朗读时的情感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课文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语音和语调上进行细致的练习,同时帮助学生感受轻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而提升朗读的流畅度和情感表现力。

四、教师的精当引领与课堂反思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技巧和朗读教学上,还包括如何合理管理课堂并进行有效反思。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堂高效进行。尤其是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帮助学生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阅读,进行深入思考,避免因为教学进度过快或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感到困惑或疲惫。

此外,教学的精当引领还体现在课后的反思上。每一节课后,教师都需要回顾和总结,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评估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反思,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发现并解决课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写一篇简单的教学日志,记录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4]

五、语文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断进步,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要通过教学反思和职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5]。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并通过不断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读书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适应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扮演好“引导者”“陪读者”“反思者”等多重角色,利用语言艺术和精当引领的技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作为教师自身,也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终身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李梦, 王应龙. 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J]. 教育探索, 2020,(11):15-18

[2] 田忠贵.初中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艺术[J].才智,2010,(06):210+135.

[3] 言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轻声词教学与教师倾听[A].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 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三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 2022: 373-375

[4] 王晓婷.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运用探析[J].华夏教师,2024,(27):68-70.

[5] 易曙辉.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 汉字文化, 2018,(07):65-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