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蒋丽红

洪江市稻香幼儿园,湖南 洪江418116

摘要

本文聚焦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游戏化教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策略,探究其对幼儿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幼儿;数学启蒙;应用效果

正文

一、引言

数学启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未来学习有着深远影响。然而传统的数学启蒙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枯燥、抽象,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导致幼儿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数学启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研究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游戏化教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游戏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游戏的设计理念和元素,如目标、规则、反馈、奖励等,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变成游戏,而是以游戏为载体,实现教学目标。

(二)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自我中心性等特点。游戏化教学通过具体、形象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事物的认知,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游戏化教学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互动机会,幼儿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中,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促进其社会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且不同智能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游戏化教学可以根据幼儿的智能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

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是游戏化教学的关键。教师可结合幼儿兴趣与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参与计数、分类等数学活动[1]。比如智能快递站游戏,用积木搭建快递柜,幼儿分饰快递员与客户。快递员需按客户提供的取件码(如32号)找到对应柜子,统计不同尺寸包裹数量;客户取件时要核对快递重量(贴有100g200g等标签),计算3个小包裹比1个大包裹轻多少。通过模拟现代物流场景,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字应用,提升数学学习主动性。

(二)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习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如数学拼图、数学接龙、数学竞赛等。这些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在数学拼图游戏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图形或数字分割成若干小块,让幼儿通过拼图的方式将其还原,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接龙游戏中,幼儿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说出数字或算式,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合理运用游戏道具

游戏道具是游戏化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幼儿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道具,如积木、卡片、计数器、几何图形等。在学习计数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练习;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几何图形道具,了解其特征和性质。

(四)注重游戏中的反馈与奖励

在游戏化教学中,及时的反馈与奖励能增强幼儿自信与动力,可融入现代科技元素设计。如智能快递站游戏里,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用平板扫描其专属二维码,屏幕会弹出带动画的获得3颗星星反馈并伴随音效。积累10颗星星可兑换物流小管家虚拟勋章,显示在班级电子荣誉墙,家长也能通过APP查看。幼儿展现出色逻辑思维时,可获创意解题卡,凭卡优先体验AR快递路线规划游戏,贴合幼儿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四、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某幼儿园大班的2个班级,共6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每组各30名幼儿[2]。两组幼儿在年龄、性别、数学基础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数学启蒙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数学启蒙教学。在教学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幼儿进行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测试,比较两组幼儿的测试结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实验前,两组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数学思维方面:实验前,两组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游戏化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思考、操作中培养了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能力方面:实验前,两组幼儿的数学能力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数学能力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计数、比较、分类、简单计算等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能力。

 

、优化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应用的建议

(一)提高游戏设计的针对性

教师应深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习需求,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游戏内容要难易适中,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思考、探索。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能力

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和指导能力。教师要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及时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色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完善评价方式

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幼儿的测试成绩,还要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幼儿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合作精神、思维能力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家长反馈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数学学习情况。

、结论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游戏设计缺乏针对性、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游戏设计的针对性,加强自身的指导能力,完善评价方式,以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数学启蒙中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对幼儿数学启蒙的影响,为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松青.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小衔接模式构建与实施的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23):164-165.

[2]高凯.学在游戏乐在发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J].读写算,2025,(14):127-129.

[3]马雪菲.幼儿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25,(09):141-1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