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 智慧教学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卢峻山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三中 07645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先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你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你每天用于批改作业的时间是多少?你觉得累吗?2、你觉得自己很敬业吗?你的工作效率高吗?你的课堂效果好吗?你的学生、同事、家长以及领导对你满意吗?3、你按时上下班的频率是多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一定酬勤”,对吗?对我触动很大,“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轻松”是未来教育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有人说这是教学的生命,因为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追问和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此,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从理论上讲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主阵地,要想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和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建议以下几点试试:

一、阐明数学课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与学生研究学习内容。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材要让学生明确,抓好数学课堂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二、指导学生学会课堂学习

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中学数学课堂的特点和学生探究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课堂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明白课堂应该怎样去听讲,怎样去思考,,怎样去讨论,怎样去质疑,怎样去评价。学生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参与课堂的方法,才会有效地参与。

三、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知,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通过画龙点睛的语言点拨、对话交流、资料链接、情景再现等给学生的思维搭脚手架,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有效教学与自主探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探究式学习,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大目标和核心,也是重点、难点、热点和亮点。在几年来的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探究活动多了,探究时间长了,探究空间大了,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得积极、主动了。

如何让“好课不是教学设计的顺利推进,而是让学生获得心智的成长”。如何真正做到还学于生,让探究式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无效走向有效、从低效走向高效?从实践来讲:

一、设置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吸引注意力,导入课题

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有技巧性的课堂首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一些人为了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为了让数学知识穿上华丽的衣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绞尽脑汁地编造了一些生硬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数学情境,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近”,即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不要凭空设想胡编乱造;二是“实”,既要题意明了,言简意赅,又要符合现实生活;三是“巧”,即问题设置要巧妙,要有层次感,更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况、数学化的过程。

二、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探求新知应该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把问题层层推进,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用讨论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领略到成功的喜悦,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

三、设置小结问题,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和体会

课堂小结时,应该改变教师总结学生洗耳恭听的被动式教学,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个人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最后补充完善,给学生的心得体会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精心设问、巧妙点拨

如何应用、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渗透到每一节数学课堂。很多学生在做数学习题时经常会问“这个题怎么做”就是平时我们强调的掌握这个知识点、解决这个习题,而忽略了分析这个问题的方法的探究。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是探究问题的主要场所,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要因人设问,更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全面性,要照顾到班级各个层次的同学,要让班级各个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才算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导演”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堂纪律自治,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灵活度和空间,是每个学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从教师本身来讲王意如教授11.11在“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讲座中提到“满腹经纶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得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 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王意如教授提到:学科教学知识 = 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科学证明:整体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综合,它的成份比总和还要多一些,即整体还有整体作為整体自己的性质。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将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并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和尊严。

二、培养自我的人格魅力

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看起来对工作不是太投入,辅导学生的时间很少,但为什么他教出的学生成绩反而特别好?这源于他们的魅力,培养师德魅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重视知识的积累,既要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了解,掌握学科之间的联系,旁征博引。二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知识的传授与探究都要讲究策略,如何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三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课堂中的一两句诙谐幽默的语言定会融洽课堂气氛,为你的课堂添彩生辉。

教师将博大的爱,殷切的希望化作知心朋友般亲切的语言,淳淳教导、循循善诱学生,必将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融洽师生关系,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即时评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