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郭盛

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校 030032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革新步伐的加快,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综合素质成为了广大教育者的重点。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使用,能够为解决传统教学碎片化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强化生物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将简要阐述整体式教学情境及其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价值,重点探究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有效增强生物学课程教学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

整体式教学情境;高中生物;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生物学知识体系复杂且庞大,概念原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知识点常常被“单拎”出来讲解,学生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与体系,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而整体教学情境则以连贯性和整体性为核心,旨在将生物学知识融入系统和直观生动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情境的驱使之下切实有效地去探索与思考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这对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着尤为关键的意义和价值[1]教师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整体式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身临情境的感受,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还有利于适应高中生物课堂改革需要,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本文深入探究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式教学情境简述

整体式教学情境并非单调的情境堆砌,而是基于教学主题去构建一个涵盖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体。其以实际生活、科研历程以及社会热点为素材,设计贯彻整个教学单元或课程的大情境,将大情境细分为多个子情境,而各个子情境则需要对应实际的教学内容,情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共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2]。就整体式教学情境的特点分析而言,其具备较为清晰的逻辑框架,从情境导入、知识探究到应用拓展,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层层深入;其次,情境素材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科学研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以及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最后,直观、活跃的教学情境可以切实带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展开自主的思考与探究。

二、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价值

(一)适应高中生物课堂改革需要,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注意科学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特定生物学学科问题。整体式教学情境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具体的学习环境。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整体式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社会实践等真实情境体验和感受生活,使其充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生物核心素养,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3]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承载着学科知识的传授,肩负着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重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整体式教学情境通过创设具有独特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体验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物学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质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主观能动性上。师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应用整体式情境教学,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具体化、生活化的情境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正是驱动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主题情境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基础,在整体式教学情境的运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来梳理各个章节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对教学主题进行清晰与明确,并围绕着相关主题来为整体式教学情境的创设铺垫基础。随后,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从实际生活现象或社会问题等需要渠道来收集素材,以此来创设相关的主题情境。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中,教师可以确定为“生物进化”主题,选取达尔文环球考察发现生物多样性现象以及桦尺蛾体色变化等科学史素材作为情境素材,以此来保障教学情境不仅和教学内容密切贴合,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主题情境中学习相关内容,强化生物知识的理解,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支持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所在地的地域或城市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当地所特有的“生物进化”课程资源,深入挖掘资源中可用于课堂教学的部分,并充分分析其特征,选择可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比如,广西地区的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时,可以在确定“生物进化”这一主题后,深入分析挖掘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的课程资源,以“地球的历史”为脉络,将赵氏扶绥龙、广西大塘龙、霸王龙等恐龙化石,以及地质年代(宙-代-纪三级时间轴串联植物和动物进化)、生物演化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探索的实景课堂,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解锁生物进化的鲜活课堂,加深学生“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的理解[4]

(二)设计分解情境,推进教学进程

大情境可以细分为多个子情境,以此来推进教学进程,共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带来助推进作用。因而,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子目标,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的教学中,整体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及意义进行掌握和理解,而教师可以将整体目标分解为“探究光合作用发现历程”“分析光合作用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子目标让每个子目标对应每个子情境。又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的教学中,整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免疫学应用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情境设为“生活中人们被家养宠物狗咬伤处理的全过程”,并将整体教学目标细化为“构建特异性免疫概念模型”“构建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免疫调节的思维导图”等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对应每个子情境[5]而子情境的创设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逻辑,由浅及深、层层深入的来依次呈现。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师可以先以“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情景引入三个子情境,如“细胞增殖概念”“利用信息技术去演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在以蝌蚪尾巴消失的现象引出细胞凋亡的概念”通过各个子情境的相辅相成,环环相扣,能够帮助学生对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展开系统化的掌握与理解,以此为其生物学习质量的提高带来帮助和支持。又例如,在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三个子情境,如“医疗卫生机构针对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不同处置措施”“狂大病疫苗的科学史和制备原理视频”“狂犬病疫苗接种卡信息”,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加强对特异性免疫的理解,明白狂犬病毒感染人体的机理与预防措施,学会在情景化问题中思考、分析、建模、归纳总结,实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引导学生参与,深化情境体验

合作探究学习是教学成效尤为显著的教学手段,将其融入到整体式教学情境的应用中,能够切实深化学生的情境体验,使他们小组合作中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加强其在情境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创设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的小组合作情境,将学生划分多个小组,要求小组学生在合作与讨论中对能量流动示意图进行绘制。并对能量传递效率进行计算,分析出能量流动特征以及具体的实践价值和意义。同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自主的去思考、分析观察和记录,在探索中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水平,进而切实提高其学习有效性。又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分别扮演“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把这些扮演者进行连线。通过角色扮演,对环境问题积极性思考交流,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连线式学习学生初步形成构建生态系统模型的意识。同时,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修正和完善模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模型变式,通过探讨和交流,不断深化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理解[6]通过这一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情境呈现

多媒体技术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展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细胞的微观世界。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模拟生物实验过程,如“DNA的复制过程”动画模拟,使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对于一些受到时间、空间或是条件限制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利用VR眼镜去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并在电脑上模拟操作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以此来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此外,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整体式教学情境的应用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一步丰富情境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时,课前,教师可以通过AI平台向学生推送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如Amoeba Sisters的动画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并测试预习效果,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如Merge Cube,让学生“手持”DNA分子模型,直观观察解旋酶在DN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深对基因本质的理解。课后,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生成错题本,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冈崎片段”与“引物”,提供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7]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整体是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多种优化与革新教学策略的使用,能够打破以往知识碎片化的壁垒,带动学生的生物学习激情培养及生物核心素养。相信在今后的不断努力和尝试之下,教师必然能灵活运用整体式教学情境,以此来为整体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莫大助益。

参考文献:

[1] 秦春红.基于整体式教学的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J].高考,2023(30).

[2] 路雅琴.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3.

[3] 杜键美.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以“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为例[J].生物学教学,2024,49(12):36-39.

[4] 王彦仓,刘子珍.“整体式教学情境”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以“细胞代谢”为例[J].中学生物学,2022,38(10):24-25+29.

[5] 何文艺,合娆娆.整体式教学情境统领下的“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24,49(04):35-38.

[6] 闵伶.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2024,(27):72-74.

[7] 邓纯臻,杨卫安,隆平.例析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整体式教学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21,46(10):21-24.

 

作者简介:郭盛 1978年2月26日  山西临县 汉族 大学本科 教师 中小学一级教师 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校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