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微写作”实践的策略与效果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王优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上饶经开区实验学校 334100

摘要

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形式,因其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贴近生活等特点,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了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与效果。研究发现,微写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在微写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微写作;实践策略;教学效果

正文



引言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传统写作教学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形式,以其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贴近生活等特点,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旨在通过对微写作实践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显著效果。
、微写作的内涵与特点
(一)微写作的内涵
微写作是一种简短的写作形式,通常限定在几百字以内。它强调以简洁的文字表达清晰的思想,注重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精准。微写作可以涵盖多种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也可以是诗歌、散文、故事片段等形式。其内容往往贴近生活,能够快速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微写作的特点
1.短小精悍:微写作篇幅短小,一般在 100 - 300 字之间。这种短小的形式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写作任务,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
2.形式灵活:微写作不受传统写作的严格格式限制,可以是片段、随笔、日记、诗歌等多种形式。这种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写作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贴近生活:微写作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对某一事件的感想等。这种贴近生活的写作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写作任务的繁重和内容的枯燥而缺乏兴趣。微写作以其短小精悍和贴近生活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话题,如“我的课间生活”“今天我遇到的一件有趣的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
(二)提升学生写作技能
微写作的短小形式要求学生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清晰的思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微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段 150 字左右的描写文,要求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一个场景或人物,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设计多样化的微写作任务
1.话题式微写作: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我的家庭”“我的校园生活”“我最喜欢的节日”等,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写作。这种话题式微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
2.情境式微写作: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写作。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根据情境写一段描写文或感想。这种情境式微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内容,提高写作的针对性。
)营造良好的微写作氛围
1.创设写作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例如,在写景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2.开展写作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写作展示、写作交流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微写作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一)话题式微写作案例
案例背景: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设计了一次话题式微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微写作。
指导过程:
1.写作前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童年生活的描写,分析其中的趣味点,如捕鸟、摘野果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鼓励学生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情进行写作。
2.写作中指导:教师巡视课堂,发现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选材困难的问题,便引导他们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假期旅行等方面寻找素材。
3.写作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微写作作品进行批改,重点关注语言表达是否生动、情节是否有趣。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实践效果:通过这次话题式微写作,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明显提高,许多学生表示写作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选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情境式微写作案例
案例背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背影》后,教师设计了一次情境式微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教师播放一段父亲送孩子上学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写一段 150 字左右的描写文,要求抓住父亲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
指导过程:
1.写作前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分析父亲在送孩子上学过程中的动作和神态,如父亲的背影、眼神、动作等。然后,教师强调描写文的写作要点,如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
2.写作中指导:教师巡视课堂,发现部分学生在描写过程中存在语言不够生动、细节描写不够具体等问题,便及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
3.写作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微写作作品进行批改,重点关注细节描写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实践效果:通过这次情境式微写作,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生动的描写,语言表达也更加流畅自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
通过多样化的微写作任务设计和良好的写作氛围营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明显提高。例如,在“我的课间生活”话题式微写作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分享自己课间生活的点滴,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学生表示,微写作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不再觉得写作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二)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微写作的短小精悍和针对性指导,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快速提升写作技能。例如,在续写式微写作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一段开头“放学后,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要求学生进行续写。通过教师的写作前指导和写作后反馈,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抓住开头的情节展开想象,如何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续写作品的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
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形式,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丰富的写作体验。通过多样化的微写作任务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与反馈,以及良好写作氛围的营造,微写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在实践中,微写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微写作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持续的实践与探索,微写作必将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涛,周敏.微写作对初中生写作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J].教育研究,2022,(7):78-81.
2.李华,张强.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策略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2023,(10):67-69.
3.王刚,刘洋.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2):34-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