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写字规范性与美观度的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徐文霞

江西省丰城市孙渡中心小学

摘要

本文聚焦于提升小学生写字规范性与美观度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阐述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小学生写字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兴趣、优化指导方法、强化练习以及营造环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生写字水平,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生;写字教学;规范性;美观度;教学策略

正文


一、引言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写好汉字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更是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提升小学生写字的规范性与美观度,能够让学生准确表达思想,同时培养其耐心、细心和专注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当前小学生写字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提升小学生写字规范性与美观度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技能之一。规范、美观的书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读汉字、理解文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工整的书写能够使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更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因书写潦草导致的信息传递不准确,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培养审美能力

 

汉字具有独特的形态美和结构美。在写字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汉字的笔画、结构,感受汉字的间架比例和布局规律,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从简单的横平竖直到复杂的字形组合,学生在追求写字规范性与美观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

 

(三)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

 

写字需要学生保持专注、耐心和细心。在一笔一划的书写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对语文学习有益,还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三、当前小学生写字存在的问题

 

(一)书写姿势不正确

 

许多小学生在写字时存在姿势不规范的问题,如弯腰驼背、头离书本过近、握笔姿势错误等。不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书写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写字时用力不当,字体歪斜、大小不一。

 

(二)笔画顺序错误

 

部分学生对汉字的笔画顺序掌握不牢固,随意书写笔画,这不仅破坏了汉字的规范性,也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记忆。错误的笔画顺序还可能影响书写速度和书写的流畅性。

 

(三)字形结构把握不准

 

小学生在写字时,常常难以把握汉字的字形结构,出现部件比例失调、重心不稳等问题。例如,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分宽窄、高低处理不当;上下结构的字,上下部分大小、位置安排不合理,使得写出的字不美观、不协调。

 

(四)缺乏书写兴趣

 

由于写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部分学生对写字缺乏兴趣,将写字视为一种任务,敷衍了事。缺乏兴趣导致学生在写字时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去追求书写的规范性与美观度。

 

四、提升小学生写字规范性与美观度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写字兴趣,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1. 故事激趣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与汉字相关的故事,如汉字的起源、演变,书法家的轶事等,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例如,在讲解“日”字时,教师可以讲述古人如何通过观察太阳的形状创造出这个象形字,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魅力,从而提高写字的兴趣。

2. 榜样示范

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较高的书写水平,在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时,做到书写规范、美观,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展示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让学生在身边的榜样中找到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想要写好字的愿望。

3. 习惯养成教育

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儿歌、口诀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方法,如“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往里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错误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优化写字指导方法,提高书写技能

 

1. 笔画与笔顺指导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详细讲解汉字的笔画和笔顺规则。通过示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笔画之间的先后顺序。例如,在教“永”字时,教师可以运用“永字八法”,讲解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捺这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让学生体会笔画的形态变化和书写规律。同时,设计一些有趣的笔画练习游戏,如笔画拼图、笔画接力等,帮助学生巩固对笔画和笔顺的掌握。

2. 字形结构分析

汉字的字形结构复杂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不同结构的书写规律。对于左右结构的字,要让学生明白左右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对于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部分的大小、比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形结构。例如,在讲解“明”字时,通过动画演示“日”和“月”两个部件的组合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要点。同时,让学生进行字形结构的分类练习,加深对不同结构汉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3. 书写技巧传授

在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的基础上,教师要传授一些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轻重、长短、曲直变化,以及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呼应等。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体会书写技巧对提升写字美观度的作用。例如,在书写“一”字时,教师可以示范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的书写方法,让学生感受笔画的轻重变化带来的美感。在书写一行字时,引导学生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均匀,大小要协调,形成整体的美感。

 

(三)强化写字练习,巩固书写能力

 

1. 多样化练习形式

为避免写字练习的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写字练习和课后作业,还可以组织书法比赛、写字展览、书法社团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例如,定期举办班级书法比赛,评选出“书法小明星”,并将他们的作品在教室展示区展出,让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写字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书法比赛和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个性化练习指导

每个学生的写字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练习指导。对于写字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从基本笔画、笔顺开始,耐心纠正错误,逐步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对于有一定写字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更高层次的练习内容,如书法临摹、书法创作等,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字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写字环境,熏陶书写氛围

 

1. 教室环境布置

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环境,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书法作品、书法名家的故事、写字规范要求等,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例如,在教室的图书角放置一些书法字帖、书法杂志等,供学生课余时间欣赏和学习,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家庭环境配合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写字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写字环境。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适宜的书写工具,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鼓励孩子参加书法培训或练习。同时,家长自身也要以身作则,注重书写规范,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写字情况,共同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提升小学生写字的规范性与美观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写字兴趣、优化指导方法、强化写字练习以及营造良好的写字环境等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字水平,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持之以恒地进行写字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写字教学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小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