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曹霞

江苏省射阳县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300

摘要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于信息化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化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并提供个性化支持,但也带来教师技术能力不足、学生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当前教学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过度依赖技术、师生互动少、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情况。为此,需通过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合理利用资源、平衡技术与文本阅读、加强互动交流、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信息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深刻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与模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 丰富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苏州园林的高清图片、全景视频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创新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促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教师提前将阅读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资料上传至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和深度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激发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放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动画、电影片段等,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听形象,使阅读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例如,在学习《西游记》名著阅读时,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原著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 个性化学习支持: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学习分析系统能够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答题情况等数据,教师根据这些数据为学生推送适合其水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帮助教师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推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整体提升。此外,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精心筛选、整合和加工。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质量高、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使其更符合教学需求。例如,在制作课件时,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进行合理搭配,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教师之间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平衡信息技术与文本阅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文本阅读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为学生理解文本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重视对文本的研读和分析。例如,在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素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内涵、写作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和语文思维。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选择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和方式,使信息技术与文本阅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四)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教师要注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外,还要增加面对面的师生互动环节,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在线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互动功能,如实时聊天、论坛讨论等,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感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线下的阅读分享会、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阅读进度、学习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习记录、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则以考试成绩为主,考查学生对阅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信息化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机遇与挑战。通过提升教师素养、合理用资源、平衡技术与文本、加强互动、完善评价等策略,能破解现存问题。持续探索优化,可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叶青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J].现代阅读,2025,(09):74-76.

[2]戴雅芳.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教学探究[J].作家天地,2024,(33):167-169.

[3]黄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4,(01):112-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