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路径;互动性
正文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演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迎来全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发情感共鸣方面存在局限,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后,增添了互动氛围与趣味色彩,多媒体展示、数字化平台运用、虚拟现实体验等技术,助力教师将诗词的创作背景、意境神韵、文化底蕴以鲜活直观的形态呈现,有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信息技术搭建起个性化教学的桥梁,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节奏与实际需求,定制专属学习内容,这些创新教学途径,促使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对诗词的理解记忆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当下教育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伴随信息技术高速迭代,数字化学习载体深度渗透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场域,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为古诗词教学开辟出丰富多样的呈现形态,教师运用幻灯片演示、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手段,将诗词创作背景、意境营造、情感表达以鲜活灵动的方式展现【1】。还原古代诗人生活图景,助力学生深入认知诗歌诞生的历史脉络;播放适配的音视频资源,引导学生体悟诗歌韵律节奏与情感起伏,课后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为师生提供互动学习新空间,学生得以在课余时间深化对诗词的理解感悟。
(二)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介入古诗词教学带来新契机,然而现实应用过程中问题凸显,教师群体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惯性,未能深度挖掘信息技术潜能,在教学实践里难以实现技术与诗词内容的有机融合,致使学生学习体验缺乏丰富性,当下教学场景中,存在过度倚重课件展示的倾向,对古诗词语言精妙之处的品味、文化底蕴的深度传递有所忽视,繁杂的技术手段反而容易干扰学生专注度,削弱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部分学校因硬件设施薄弱,设备短缺或技术保障不足,制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效能发挥,阻碍古诗词教学创新步伐。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一)多媒体技术提升古诗词学习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融入古诗词教学,为课堂互动性与趣味性注入全新活力,凭借各类现代化多媒体工具,教师得以用鲜活直观的方式诠释古诗词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以动画、视频为媒介,诗歌里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自然风光一一跃然眼前,多维度感官刺激助力学生全方位理解诗词内涵【2】。当动态画面展现“白雪纷纷”的飘逸、“千里冰封”的雄浑,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感受诗词描绘的自然之美,互动式课件的运用,更为课堂增添别样色彩,在问题研讨、角色扮演、诗歌创作等互动活动中,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这般创新教学形式,打破传统单向知识传递模式,让古诗词课堂化作学生探索求知的舞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数字化平台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有效运用
网络学习平台、教育类APP等数字化载体,为学生开辟出资源丰沛、互动多元的学习天地,学生可依循个人学习节奏,自主挑选适配内容开展研习与测评,借助平台与同窗交流探讨,还能参与线上测验巩固知识,而虚拟现实(VR)技术的介入,更构建起沉浸式学习场景,学生得以穿梭于虚拟时空,亲身感受古诗词承载的历史文化脉络,以《静夜思》学习为例,学生既能洞悉李白的生平境遇,又能借助VR技术置身古风山水之间,体悟诗人彼时彼刻的思绪情感,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模式,显著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忱,深化其理解感悟。见表1:
表1:2024年国内部分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统计表
地区 | 学校数量(所) | 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学校比例(%) | 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学校比例(%) | 有VR/AR体验教室的学校数量(所) |
北京市 | 1,200 | 95 | 88 | 65 |
上海市 | 1,050 | 92 | 85 | 50 |
广东省 | 2,500 | 87 | 76 | 90 |
江苏省 | 1,800 | 83 | 72 | 40 |
四川省 | 2,100 | 75 | 60 | 20 |
甘肃省 | 1,300 | 68 | 52 | 8 |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部《2024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合的实践案例与成效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案例
小学古诗词教学各环节,信息技术的融合已见实效,讲授《春晓》时,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利器,教师借此引领学生踏入春意盎然之境,以动画形式勾勒“春眠不觉晓”的晨曦图景,让学生深切感知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线上平台也被充分运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与解析活动,学生凭借数字工具,依个人感悟进行诗歌创作,并与同学相互分享、点评,这一过程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认知,更点燃其创作激情,诸如此类的实践应用,让古诗词教学互动性与趣味性兼备,课堂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显著提升。
(二)信息技术创新路径对学生古诗词学习成效的影响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古诗词教学,在优化学生学习成效层面成果斐然,多媒体呈现、数字平台互动及虚拟现实体验等技术协同发力,助力学生在情感浸润与知识积淀上收获颇丰,相关研究显示,此类技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驱动学生以更积极姿态投入学习,进而深度探究诗歌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3】。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与疑难之处,为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提供有力支撑,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课余时间,学生依托平台开展自主研习,精准定位学习短板,针对性开展强化训练,这些创新教学实践全方位优化古诗词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攀升、记忆能力增强以及文化理解能力进阶。
结语:
信息技术嵌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打开了创新教学的广阔空间,不过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遭遇重重困境,教师对技术的驾驭水平、教学内容与技术的融合契合度,还有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备程度,这些因素都在深刻影响着教学成效,即便存在这些阻碍,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依然能够为古诗词课堂注入更多互动活力与趣味色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展望未来,探索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更优融合路径,提升教师技术应用素养,补齐硬件与技术支持短板,将成为推动古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参考文献:
[1]王丽丽.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卡的设计与实施[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5):52-53.
[2]郭琼.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4,26(07):158-160.
[3]赖晓晴.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展望[J].华夏教师,2024,(08):104-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