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房俊静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对于向建筑领域输送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价值,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设是提高教学成效的核心与重点。对此,文章将以建筑施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详细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概述,探索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设原则,最后在科学设置目标、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论述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措施,希望可以在文章的说明下,有效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建议。


关键词

建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正文


引言

在建筑领域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越发急迫。职业教育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育成效。但是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现阶段建筑职业教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适应建筑领域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亟需创设出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下文将在多个方面入手论述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措施,希望可以为职业教育发展和建筑领域做出贡献。

一、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建筑施工实践教学体系属于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构成要素,该体系将培育学生们的实践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包含了实践教学内容、方式与师资等若干个方面。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操作能力,应用到实践工程中,提高学生们处理问题的能力[1]。一个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走入社会后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二、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设原则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将职业能力为核心创设实践教学体系,代表着教学活动的进行需密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岗位搜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明确各个岗位对人才提出的核心能力要求,如施工操作、质量管控等。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可借助设置针对性实践课程与项目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持续提高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才可以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2]

(二)与行业需求对接原则

建筑领域发展速率持续加快,工艺技术也随之迭代换新。实践教学体系应与行业需求之间密切衔接,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结合领域标准与规范调整教学内容,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如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下,教学活动中也需增加相关内容的实践教学,并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行校企合作办学,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个人能力,保障所培育的人才满足领域发展趋势。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理论属于实践的基础,实践则属于理论的检验和应用。在建筑施工职教实践教学体系创设的过程中,应秉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中提高各类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此为实践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模式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大幅提高。

(四)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

实践教学需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各个教学环节与要素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至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教学方式的选择至师资团队的建设,都需进行系统化设计。而开放性原则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密切关联,积极吸纳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并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持续完善、优化实践教学机制。

三、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设措施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着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是否顺利有序。在建筑施工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目标,以此为教学体系的创设奠定基础[3]

目标设定之初,教师应深入调研建筑领域发展态势与企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把控不同岗位要求人才具有的核心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如对于施工人员岗位,应重点培育其施工组织和管理、施工工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在整体目标的大框架下再进行分解,将其划分为详尽的分目标,依据课程模块和教学阶段展开实施。在基础课程实践中,目标可设置为掌握基本的建材性能检测方式、测量设备操作要点等技能;在专业课程实践中,应培育学生编制施工方案、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能力。需要提高关注的是,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可衡量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可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客观评估,也让学生清楚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和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正确指引[4]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需密切围绕实践教学目标展开,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应增加实践教学的占比,改善过去理论课程过于抽象,与实践操作之间联系较弱的情况。如可以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大部分知识改编为现场实践教学,以此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施工工艺。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应凸显出时效性和整体性,统筹归纳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形成项目式教学模式。如可以将一个小规模建筑项目为载体,包含由基础施工至主体结构施工,再至装修装饰的全过程,让学生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利用所学过的工程测量、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需积极引进领域最前端技术、工艺与材料,如装配式建筑技术、BIM技术等,避免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的情况出现,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

(三)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系创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阶段我国提出的发展战略之一。在建筑实践教学中,也应体现出创新的元素,教师可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将实际工程项目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作业任务,借此方式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编制出一个大型商业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5]

案例教学也属于新兴起的教学手段,通过带领学生研究实际工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引进模拟仿真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向学生们打造出更加先进、真实的实践环境。如可以借助BIM软件创设建筑工程模型,并模拟施工过程,让学生预先熟知施工流程与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强化校企合作力度,实时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去往企业中实践操作,在真实的环境中累积经验,为学生未来走入社会提供助益。

(四)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设体系

实践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成效对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建设师资团队时,应强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力度,校方可定期选派教师去往企业中挂职历练,参与到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提升教师对领域最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如安排教师参与到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中,督促教师学习前端施工工艺与管理经验。还可以引进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域资源,可以为学生们传授第一手知识与技能。为更好地保障师资团队建设效能,应打造教师激励体系,对于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优异的教师提供奖励与表扬,如奖金、奖状等,以此激发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的热情和动力。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持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与思路。

(五)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创设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中包含了多种内容,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校方应结合教学需求与建筑领域发展趋势,打造出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场所。如建设建筑材料实验室、施工工艺实训场等,为学生提供真实、先进的实践环境。科学配置教学设备与资源,将老化的设备更新或者更换处理,保障设备的数量充足、设备质量满足教学要求。除上述措施外,还可以打造出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有机整合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如企业工程项目案例、专家讲座视频等,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参考的空间。

(六)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创设

在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明确学校各个部门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担负的职能和工作流程,保障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顺利、有序推进。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审批机制、实践教学质量监管机制等。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系统,该系统不但应具有评价学生实操技能的功能,还需评价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素养等多方面能力。可以应用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与企业评价三位一体的模式,全方位、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监督与反馈力度,定期对实践教学展开检查与评价,发现问题后立刻整改处理,持续提升实践教学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领域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保障建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就需将专业人才作为基础支撑。而职业教育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提升人才教育成效,亟需创设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篇文章结合现阶段建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情况,详细分析实践教学体系创设原则与措施,希望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也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建筑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阳蕾.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课程“全过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成才之路,2025,(20):53-56.

[2]许芳,张春霞.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以《建筑工程测量》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5,38(08):72-74.

[3]房琼莲,林超连.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创新策略[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5,27(02):46-52.

[4]苏英强,刘颖,孙伟,等.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5,42(03):60-64.

[5]陆恩旋.高职“科教+产教”双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5,14(04):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