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评“三维联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摘要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正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022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以此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崔允漷教授和夏雪梅教授也曾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体化。”
然而,在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学、评不一致的现象及教师对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困惑客观存在。课堂设计仍存在以下问题,如目标定位离散化,重知识轻策略、整体观念不扎实,重环节轻进阶、教学评价有局限并滞后,重预设轻素养落地。本校是一所重视英语教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便开始浸润式学习英语,也能够主动积极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由于新教材出现,我校教师们对于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精确性的把握,评价有效性和进阶性以及核心素养是否落地仍存在问题,也尝试在“教—学—评”整体育人观念的引导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新实践研究。
基于此,笔者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Fun Clubs Section B阅读内容为研究文本,经过实践、探究、反思,尝试阐述“教—学—评”一体化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设情境定目标、设进阶显效果、设评价落素养,不断完善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课程育智与育人双重功能。
一、联结——逆向设计,梳内容定目标
“教—学—评”是基于目标开展的专业实践(傅京,马琳玲,2025)。遵循教—学—评”一体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关键技术是“逆向设计”。逆向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
在此之前,整合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研读语篇文本内容,设定单元目标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可以从二“研” 二“定”入手,精准整合调节教学内容,进而设定学习目标。
(一)系统整合,“构”内容
1.研课标,定深度
英语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为课程实施指明
方向。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并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做到乐学善学。
本单元各课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各个课时既相对独立,有相互关联。内容围绕校园俱乐部展开,涉及三个语篇内容,包括一组对话、一组俱乐部招生广告、一篇配图vlog脚本,这三个语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谈论关于学校俱乐部,单元内各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以及各语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三个子主题,即选择社团时考虑的因素、社团活动与收获及社团不同形式的宣传。(如图1)
图1 Unit 5 School Clubs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
2.研语篇,定广度
其次,以单元的主题和本课时语篇文本的内容为切入点来深入分析阅读文本的主题和主题意义
是关键一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题为人与自我,子主题为多彩、安全、有意义的校园生活。在研读Section B语篇文本时,笔者将课时内容从 What,Why,How 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What:本语篇主要内容为三篇广告,内容围绕学校俱乐部招募成员展开。第一个招新广告是烹饪俱乐部,第二个是阅读俱乐部,第三个是自然俱乐部。三个俱乐部的招新内容看似全不相同,但实际上都有相似的文本框架结构,配图精美,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
Why:通过学习关于俱乐部招新广告信息,加深学生对学校俱乐部及其招募广告的了解,使学生思考参加俱乐部的意义,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后时间,感受丰富的校园生活。
How:本课为应用文,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俱乐部话题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三个文本语篇中不断提到Let’s.../Join .../Come...等祈使句语言表达充分表达出了广告的特性,文本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精准定位,“构”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在于目标的设定。笔者所在学校为一所英语特色学校,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较高英语素养。他们乐社交、善动脑、敢表现、会合作,适合较有深度、多元、全面的教学目标。基于之前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的铺垫,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关于各个俱乐部的词汇、句式表达,为阅读课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阅读文章时,能够获取较为浅显的文本表层信息,但归纳文本信息和分析文本的能力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等方式,回顾本单元重点语法内容 What can you do?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Why?等。(语言能力)
2. 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同桌问答并检测等方式,掌握俱乐部广告中关于 what/when/where/who等主要内容并进行上位词的总结归纳。(学习能力)
3. 通过追问引导、拓展延伸等方式,解答单元大问题 Why do we join the school club? 感知参与各个俱乐部的理由。(文化意识)
4. 通过梳理概括,比较对比等方式,梳理俱乐部广告的结构,尝试进行广告内容的书写。(思维品质)
确定学习目标后,无论是教学流程还是教学评价都获得精准的指向。
二、搭建——学习进阶,设支架增效能
(一)AI助能,问题链接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了英语课程教育学的新方向。在课程的导入环节,笔者使用即梦AI软件,将课时内容中1a部分的文本内容变成栩栩如生的人物自我讲解。能说会动的课本人物,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保持其学习兴趣,满足所任教学生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支撑,为教学助力。针对AI人物所描述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提问What clubs should they join?Why?来评价听说活动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效率。
同时,使用问题链(如图2),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借助学生的回答,顺势带领学生挖掘文本的价值导向,让学生了解学校俱乐部,形成校园主人公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图2 Unit 5 School Clubs Section B问题链
(二)学习进阶,促进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课堂评价存在着无逻辑、无差别、无进阶等问题,忽视了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缺乏内在设计逻辑。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根据学段对学习内容进行进阶设计,体现了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渐进性、连贯性、持续性,要求课堂评价相应地基于学习进阶进行设计(黄锡汝,2024)。
在确定进阶式评价目标后,需要设计相应的进阶式评价任务,用以引发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收集相关数据,对教与学的效果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判断与评价,并基于此改进教与学的活动。
本课以进阶式评价目标“提取语篇中的主要观点———提炼观点对应的支撑信息———分析语篇中的观点、主要内容等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设计海报”为例(如表1)。本阅读课的评价任务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任务主题,即“明确俱乐部招生海报的必要结构,完成一张俱乐部的招生海报设计”,明确该评价任务需要运用提炼观点、概括信息、设计内容等知识和技能。结合真实生活情境,通过阅读文章、问题链接、标记检测等一系列评价任务,逐步实现第一步进阶目标。在分析海报语篇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总结信息的同时,确定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理解与分析以及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表1 学习活动进阶评价任务与工具表
学习进阶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具备的知识水平为教学的起点,创设利于学生理解与参与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得积极、正向的学习体验。学生只有在这样进阶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我学习的内驱力。
(三)善用对比,建构学习支架
支架教学是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帮助学生形象化地认知、理解学习内容的有效手段,能降低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难度,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汪路艳,2023)。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支架的建构主要是在教师结合阅读的语篇文本内容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提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参与阅读活动中,逐步认识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掌握英语阅读方法,加深对语篇主题意义的认知。
在本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通过问题链,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深度解读,从what/where/when/who四个特殊疑问句的问题支架带领下,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初步预判。接着,在第二、第三篇招聘广告中让学生自主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对比,让学生明确海报的文本框架(如图3)。在获取完三份招聘海报的主要信息后,通过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一个上位词的概括来评价学生的理解。最后,通过肯定其所获取的支架结构,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为完成迁移创新活动做铺垫。
图3 俱乐部广告设计支架图
(四)优化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学习活动观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逐步展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将看似零散的内容有意义的联系在一起,构建起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校园观和价值判断。
在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及时评价,并结合评价反馈调整相关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活动并有所收获,真正在课堂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1.学习理解,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教师在阅读课前指导学生运用 KWL 调查表进行自评,让学生明确关于俱乐部的已
知,同时激活学生学习新知的动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评价习惯。
在导入环节,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学校课后俱乐部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俱乐部的兴趣,接着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学校里的俱乐部以及活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经历。教学活动呈现“观后即说、说后即评”,紧扣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通过即时评价学生的课堂回答,带领学生抓关键词进行提问,推动教学活动一一展开。
Q1:What club do you know in your school?
Q2: When do you have school club?
Q3: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Q4:Why do you want to join that club?
针对上述四个问题,学生通过看图、对话、交流获取、梳理关于学校俱乐部的相关信息,初步
搭建关于俱乐部的结构化知识。在课堂评价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提问、追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参与热情,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思考过程。
2.应用实践,以评促学
在应用实践类活动设计中,学生运用本课所学语言,描述各个俱乐部中所包含的活动、地点、时间等内容,并分析、探索学生参与各个俱乐部带来的好处与意义,理解参与学校俱乐部给学生所带来的意义。
(1)思维可视化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各个俱乐部招生宣传海报内容的思维导图,完成思维导图后进行分享、交流,评价思维导图的完成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本课时关键的语言支架进行内化与运用。语言支架对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建构,以及在促进学生能力螺旋上升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阅读可评化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采用齐读、自读、默读等多种形式朗读阅读文本。本环节的教学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从accurately(准确性)、fluently(流畅性)、vividly(生动性)等方面设置星级评价(图3)。学生根据自己朗读课文的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3.迁移创新,深度促学
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设计宁波世外课后俱乐部招新广告。这个环节旨在借助图片、关键词及核心句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一个课后俱乐部进行招新广告的设计。其评价更突出学习程度和小组合作的评价和指导,通过互评表使学生更能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合作的动力,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三、深化——评价聚焦,多主体促育人
(一)评价主体多元,提学习效率
在英语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仍掌握所有的评价活动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管理与反思,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本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进行评价(如表2)。学生从被评价的对象变
成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他们在这些评价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表2 多元主体评价量表
(二)主题意义深挖,精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超越文本内容理解和语言知识习得,以高阶思维训练为核心导向,通过创设与文本主题高度关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解构文本传递的核心价值。教学中需精准定位思维品质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组织批判性探究与多维度对话活动,推动学习者实现从表层认知到主题意义建构的思维跃升。
以本课为例,在达成学习目标3与4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上位词和核心句式复述文本内容,并让小组间进行合作讨论分析关于一份俱乐部招募广告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利用藏头CLUB的步骤说明(图4),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校园俱乐部为学生带来的意义,深化了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图4 CLUB poster 步骤图
四、总结
英语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教—学—评”一体化真正的把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等要素相融合。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时,要强化素养立意,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可操作、可检测的学习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进阶性、可持续性的学习活动,构建清晰、多元、有效的评价标准,真正发挥监控教学过程的多元评价功能,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智育与育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47-54.
[2]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3]傅京,马琳玲.“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实践探究——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5,(03):22-25+28.
[4]黄锡汝,周文叶,刘俊韬.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英语课堂评价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4,25(04):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