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的资源整合与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黄慧萍

恩施市逸夫小学,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需顺应媒介环境变革,推动跨媒介阅读教学发展。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整合多元媒介资源,并以此为载体培育学生媒介素养。本文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框架要求,分析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明确资源整合的核心路径,提出基于资源整合的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策略。研究表明,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介资源,构建系统化资源体系,可有效丰富阅读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跨媒介解读、整合与创作的能力,促进信息意识、批判思维、表达创新等媒介素养的全面发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资源整合;媒介素养

正文


1引言

语文核心素养框架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而随着数字媒介的普及,跨媒介已成为信息传播与接收的主要形式。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以“多媒介融合”为特征,打破传统纸质文本阅读的局限,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获取、解读与表达信息,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中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媒介资源分散杂乱,教师缺乏系统整合能力,导致资源与教学目标脱节,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另一方面,媒介素养培育缺乏针对性,仅停留在“使用媒介”层面,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掌握跨媒介信息的批判与创新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要求存在差距。

 

2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资源整合,是解决当前教学困境、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必然选择。

解决当前跨媒介阅读教学困境需要资源整合。当前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中,媒介资源存在“三散”问题:来源零散,多为教师随机搜集的图片、视频片段,缺乏系统性;类型散乱,未根据年级特点与教学目标分类,难以匹配学生认知水平;运用零散,资源使用缺乏规划,仅作为课堂“点缀”,未深度融入阅读教学环节。这种“散乱化”状态导致跨媒介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无法有效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发展能力。通过资源整合,将分散的媒介资源按教学目标、文本类型、学生认知水平进行系统梳理与重组,可形成结构化资源体系,解决“资源与教学脱节”的问题,为跨媒介阅读教学提供有效支撑。

满足学生媒介认知与能力发展需求需要资源整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具象思维为主,单一媒介形式难以充分激发其阅读兴趣与理解能力。跨媒介资源整合可将抽象的文本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多媒介形式,如将古诗转化为动画视频(结合画面与配乐)、将记叙文转化为有声故事(结合文字与音频),帮助学生通过多感官体验理解文本内涵。同时,整合后的资源可逐步提升难度,从“单一媒介辅助阅读”过渡到“多媒介整合解读”,再到“跨媒介创作表达”,契合学生认知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帮助其逐步掌握跨媒介阅读与运用的核心能力。

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资源整合的核心路径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资源整合需遵循“目标引领、分类适配、层级递进”的原则,从资源筛选、分类重组、动态更新三个维度构建路径,确保资源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为导向筛选资源。资源筛选是整合的基础,需严格以语文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为依据,避免盲目搜集。首先,依据学段目标筛选,低年级侧重“兴趣激发与基础认知”,筛选直观、有趣的媒介资源,如绘本动画、儿歌音频,帮助学生建立媒介与文本的关联;中高年级侧重“能力提升与思维发展”,筛选具有探究性、思辨性的媒介资源,如同一文本的不同媒介改编版本(如课文改编的电影片段与漫画)、多媒介信息对比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批判。其次,依据文本类型筛选,记叙文侧重筛选“情境化”资源,如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视频片段、人物形象插图;说明文侧重筛选“可视化”资源,如知识科普动画、数据图表;诗歌侧重筛选“意境化”资源,如配乐朗诵音频、意象画面视频。通过目标导向的筛选,确保资源与教学需求高度契合。

4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资源整合的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媒介素养培育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整合后的跨媒介阅读资源,需从认知、能力、思维三个维度构建媒介素养培育策略,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跨媒介阅读与运用的核心能力。

依托整合资源培养学生跨媒介认知与信息意识。跨媒介认知是媒介素养的基础,需通过整合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媒介的正确认知。利用“媒介对比类”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媒介的特点与功能,如对比纸质文本与动画在表达同一故事时的差异(文本更注重细节描写,动画更注重视觉呈现),理解“媒介形式服务于内容表达”的规律;利用“媒介发展史类”拓展资源,通过简短视频、图文材料介绍文字、图像、音频等媒介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对媒介的整体认知。同时,借助“信息筛选类”资源,如包含冗余信息的多媒介材料,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媒介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按需获取信息”的意识,落实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中“信息提取与整合”的要求。

依托整合资源提升学生跨媒介解读与整合能力。跨媒介解读与整合能力是媒介素养的核心,需通过整合资源设计递进式训练。利用“辅助解读类”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单一媒介与文本的关联解读,如结合插图理解课文中的场景描写、结合音频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利用“多媒介互补类”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信息整合,如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与动画片段、人物对话音频结合,梳理完整的故事脉络,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整合表达;利用“跨媒介改编类”资源,如将课文改编的漫画与剧本,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媒介对文本内容的取舍与重构,理解“同一内容可通过不同媒介表达”的逻辑,提升跨媒介解读的灵活性,促进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中“逻辑思维”的发展。

5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的资源整合与媒介素养培育,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以目标为导向的资源筛选、分类重组与动态更新,可构建系统化的跨媒介阅读资源体系,为媒介素养培育提供坚实支撑;而依托整合资源开展的认知培养、能力提升、思维发展训练,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跨媒介阅读与运用的核心能力,形成适应现代媒介环境的素养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避免“重技术、轻素养”的误区,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确保资源整合与媒介素养培育服务于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媒介形式的丰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0-34.

[2]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J].文学教育,2017(9):4-6.

[3]曹明海.语文教育视界中的媒介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20(5):67-73.

[4]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98-105.

[5]张悦.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3(8):45-48.

[6]刘辉.小学语文跨媒介阅读资源整合的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24):89-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