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策略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廖致雪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民航服务学院,四川 绵阳 622750

摘要

近几年,现代职业教育蒸蒸日上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具备较高综合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时代人才,旨在为充分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高标准和高需求。各大职业院校之所以开设空乘专业,主要是为了向航空企业提供大量专业化程度高的空乘人才。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在研究和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所以无法灵活运用应运而生的校企合作模式,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职业院校空乘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职业院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策略

正文


前言:现如今,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发展,不仅对我国传统空乘行业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还使得该行业需要直面更多挑战。职业院校空乘专业教师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当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大幅提高。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紧密联系起企业实训与学校教育,除可以让学生与航空企业需求快速适应以外,还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推动我国民航事业可持续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一、职业院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遵循的原则
(一)需求导向

众所周知,现代职业院校设置的空乘专业有条不紊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我国航空业的健康发展及时提供大量高质量的专业乘务人才,所以,教育工作者在精心设计合作模式的时候,必须要以行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因为行业需求往往是跟随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变化随机而变的,基于变化导向下,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必须要紧紧围绕统一目标,对当前航空市场实际需求以及空乘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中有机渗透和合理融入上述提到的信息,这样可以切实保证空乘专业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实践工作要求。在校企合作视角下,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商议如何分解学生培训工作,并将各自负责的教学内容顺利完成。
(二)平等互利

从当前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的校企合作中可知,二者之间并未明确体现出互利平等关系,合作过程中不是完全以学校为主,就是直接以企业为主,特别是空乘专业,其局限性非常,而且专业化程度又相对比较高。一旦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以学校为主导,势必会导致学生不具备较强就业适从能力;而若是校企合作教学以企业为主导,则必然会增加职业院校空乘专业建设成本,甚至还会无法顺利完成部分内容教学。因此,校企两方必须要对双方权益进行充分尊重,共同建立并保持稳定协同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学校和企业在进行合作的时候,前者应当主动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无条件的学术支持,后者需要为合作学校在校生提供优质行业资源,并为其提供诸多实习实训机会,推动两方互利共赢、平等互补全面实现[1]
二、职业院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策略

(一)全方位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

与其他一般行业有所不同的是,空乘行业既重视职业道德,又注重服务意识,还严格要求专业服务技能,比如餐饮服务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上述服务技能会对旅客满意度以及空乘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只有在校企合作教学中侧重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才能够推动培养高质量、专业化人才的初衷实现。职业院校空乘专业教师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一是合理创设一个良好的仿真工作环境,把业务流程以及工作场景等全部都搬入到学校内部,并从职业岗位入手,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推动岗位仿真、业务仿真和流程仿真真正实现,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走进社会企业,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亲身体验。二是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还协同合作共同规范建设实训室和优化教学设备设施,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为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社会航空公司联合培养学生,拓展延伸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循序渐进的引导航空企业踊跃主动参与学校教学,给空乘专业学生提供亲密接触航空企业的平台和机会,延伸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
(二)合理应用“四二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在现代职业院校中,空乘专业井然有序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可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不管是TAFE”,还是“双元制”,皆是校企两方的完美结合。当下,我国应用的校企合作形式太过流于表面形式,如果想要让校企进行深度合作,那么需要积极鼓励社会企业积极踊跃参与到合作学校的运行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当中来,共建实训基地、深入探索双元制、支持企业参与专业教学和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以上述校企合作必备维度为根据,形成并应用新型“四二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其可以将各方面因素调动起来,加强校企融合速度。在空乘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中对“四二三”模式加以应用,可以让学校与企业真正实现“双融通、三结合和四共育。”开展“四二三”校企合作教学,可以让社会企业在学校教学之初就全面参与其中,无论是整个教学过程,还是设定人才规格,亦或是人才使用红利,该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校企深度融通实现,共同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达成合作共赢局面。
(三)以促进学生“职业胜任力”提高为目标积极构建系统考核体系

适应岗位职业必须要具备的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晋升技能、交流沟通能力与管理能力等皆包含在“职业胜任力”当中。在职业院校空乘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中,需要以对学生个体职业胜任力进行考核和提升作为主要目标。在空乘专业进行的校企合作教学中,改革考核方式尤为重要,不仅要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予以充分考虑,还应当同时兼顾企业考核,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系统完善考核体系。一是考核内容不仅要包括团队协作、技能素养、实践考核和理论知识,还应当增加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环节,学校考核除关注考核结果以外,还要格外注重学生日常表现,在不与总教学目标相脱离的前提下,对考核评价功能进行有效使用。二是在企业考核中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无缝衔接学校考核和行业岗位技能由于考核具有重要的重塑功能,所以企业考核应当有机融合职业资格考试和岗位实习实训,以此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竞争力提升[3]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职业院校开设的空乘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时,应当通过全方位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和应用“四二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有效策略来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的空乘人才,不仅可以推动学生茁壮成长和全面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国航空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更可以为推动航空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勇慧.高职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J].大学,2023,(22):60-63.

[2]姜羚.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空乘专业形体教学改革探索[J].知识文库,2022,(13):97-99.

[3]张庆吉.校企合作模式下空乘专业教学改革方法探究[J].教师,2020,(17):117-118.

作者简介:廖致雪(1994.08.2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