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直播的语言与文化壁垒:SHIEN在TikTok平台的实践与启示
摘要
关键词
跨境直播;文化壁垒;语言障碍;SHEIN;TikTok
正文
1 引言
直播电商正重构全球零售格局。据《2025全球社交电商白皮书》统计,2024年TikTok电商GMV达180亿美元,其中直播贡献率约34%。跨境直播电商已成为中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但在“人、货、场”跨境迁移过程中普遍遭遇语言与文化双重摩擦:一方面,英语主导的平台语境与多语言受众需求错配;另一方面,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导致促销话术、审美符号与用户心理预期冲突[1,2]。
SHEIN,中文名“希音”,2008 年成立于中国广州,主营女装并涵盖男装、童装、配饰、鞋、包等时尚品类,以追求高性价比的Z世代为核心客群。自2018年开始,SHEIN全面布局美国、欧洲、中东、印度、东南亚等市场,已跻身全球快时尚标杆。2024 年,其在 TikTok 累计直播 2.8 万余场,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向欧美和东南亚两大新兴市场的直播尤其具有典型性。
2 面向欧美与东南亚市场的跨境直播语言与文化壁垒分析
从语言层面来看,TikTok跨境直播在欧美与东南亚市场均面临表达适配困境。欧美虽以英语为主导,但美式与英式英语在语速、俚语及叙事逻辑上差异显著,主播若未能即时调整,易出现互动节奏脱节、信息误读等问题。在德国、法国等非英语国家,单一英语直播难以契合观众沟通期待,评论区常因语言壁垒而互动中断。东南亚的语言生态更为多元,泰语、越南语、印尼语并存,观众倾向以母语留言;主播若无法以对应语言回应,用户参与感与忠诚度迅速衰减,直播转化路径随之受阻。
文化壁垒则更为隐蔽且影响深远。欧美用户偏好理性叙事与简洁信息,依赖品牌故事与逻辑论证建立信任,对夸张促销话术接受度低;东南亚用户则青睐情绪化、快节奏、高互动的直播氛围,强调热闹氛围与参与感。因此,倒计时促销与弹幕刷屏在东南亚反响热烈,在欧美却收效甚微。高、低语境文化与集体、个体主义差异深刻塑造了用户对直播语言、形式与节奏的接受阈值,品牌若未深度适配,往往在话已出口、意未达心的瞬间错失信任建构的契机[2]。
3 SHEIN破解欧美与东南亚市场的语言与文化壁垒策略分析
以SHEIN官方账号@shein_official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在TikTok的直播为研究单元,按美国、英国、德国、泰国、越南及印尼六国的各抽取10场样本,结果显示:其应对语言与文化壁垒的策略主要集中于语言适配、文化嵌入、信任构建与表达优化四个方面。
第一,组建本地团队,强化语言适配。语言适配是沟通基础[3]。SHEIN在各国配置本地主播与运营人员,欧美市场邀请英语母语主播,德国等地增设双语助理,在东南亚则开设泰语、越南语、印尼语专场。若本地人才暂缺,则以实时翻译系统与 AI 字幕辅助,并定期开展俚语培训,以提升主播临场应变力与沟通效率。
第二,尊重文化差异,融合当地元素。文化适配是内容共鸣关键,SHEIN遵循入乡随俗原则,围绕当地节日和喜好定制直播脚本。印尼斋月专场中,主播身着传统服饰介绍穆斯林传达,美国万圣节专场则以故事化叙事呈现主题造型,均显著提升评论热度与品牌认同。SHEIN 采用小步试错、数据验证、规模放大路径[4],精细调整选品、用词与节奏,既规避文化禁忌,又激发用户兴趣。某越南场次曾因 T 恤图案引发误解,SHEIN 迅即替换文案,避免舆情扩散。
第三,借力KOL与KOC,深耕本地社群。KOL与KOC是品牌与用户的信任桥梁[5]。SHEIN与六国本地网红长期合作,以母语推荐产品,增强亲和力。英国美妆博主直播分享SHEIN彩妆使用体验,弹幕“信她就买”直接转化为销量。此外,Telegram、Facebook平台建立的本地群组,有助于提前测试脚本并收集反馈,持续提升用户参与度与好感度。
第四,匹配表达风格,推动跨文化理解。欧美用户偏好理性、低语调叙事,SHEIN 在此区域要求主播控制语速、使用标准英语,并辅以实物特写与字幕提示;东南亚用户则青睐高频互动与情感渲染,主播常以本地问候语开场,配合笑容与流行词汇增强亲和力。SHEIN还制定《主播表达风格手册》,定期组织跨文化沟通培训,系统提升主播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能力与现场应变效率,确保品牌形象在多文化市场中实现有效传递。
4 结论与启示
跨境直播面临语言表达与文化契合的双重挑战,SHEIN在TikTok的海外直播已沉淀出一套系统的本地化运营经验,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典型范式。具体而言,一方面,依据目标市场的语用偏好搭建多语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品牌需深度洞察在地文化特征与用户心理预期,对选品逻辑、叙事框架与表达风格实施全链路本地化。面向欧美市场,应突出理性陈述、信任承诺与品牌故事;面向东南亚市场,则宜借助情绪调动、节庆议题与文化参与机制激发共鸣。因此,系统推进“语言适配、文化嵌入、表达优化”协同策略,方能提升跨境直播的表现力与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孟祖凯,李容柔. 我国跨境直播电商发展现状、挑战和对策建议 [J]. 经济师, 2025, (05): 25-26+31.
[2] 鲍磊,李子庆,滕刚业. 后疫情时代跨境直播带货的发展动因、问题及对策 [J]. 时代经贸, 2022, 19 (08): 72-75.
[3] 吴心怡. 跨境直播语境下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思考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4, (09): 99-102.
[4] 谢卓华,陈俊良,邓士佳. 媒体奇观视域下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文化场域构建——以螺蛳粉品牌传播为例 [J]. 传媒, 2025, (06): 80-83.
[5] 邵柯芫. DTC“品牌出海”模式下跨境电商直播营销的价值及方向探究 [J]. 传媒, 2024, (10): 78-81.
作者简介:刘泓斌(2005-),男,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在读;邱涵哲(2006-),男,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刘梓涵(2006-),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在读;丁乙恒(2005-),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在读;李琍(1987-),女,汉族,江西吉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贸易、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高校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及‘双创’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5GYB121)、赣州市社科规划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AGIL模型的应用型本科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5-JYZX42-1375)和赣南科技学院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跨境直播中的语言与文化壁垒: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项目编号:X202513434001)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