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系列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与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体育系列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能力提升机制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入“奥运争光”向“全面健身”的转变阶段,体育系列教练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主体,对其职业发展路径与能力提升机制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及其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上,缺乏对我国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及能力提升机制的系统研究。
一、体育系列教练员职业特点分析
体育系列教练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主体,是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运动训练和竞赛管理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练员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主体,在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员、推动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提高竞技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体育系列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概述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主体,其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其专业技术水平、综合能力水平、专业素质等密切相关。不同类型教练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对运动训练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将教练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分为“优秀运动员输送”和“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两种类型,以及“国家队或运动项目队伍管理”和“专职教练”两种类型。内部路径主要包括“优秀运动员输送”“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等类型;外部路径主要包括“国家队或运动项目队伍管理”“专职教练”等类型。
三、体育系列教练员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3.1体育系列教练员能力要求分析
体育系列教练员是指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经过相应的培训获得教练员资格,并从事相应岗位工作的人员。不同级别的体育系列教练员其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一级教练员要对项目发展趋势有全面、清晰地把握,能提出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二级教练员要在熟悉项目运动规律基础上,能够对项目进行科学预测和训练指导;三级教练员则要在深入了解运动员技术特点、技术要求及竞赛规则等基础上,能够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指导。
3.2体育系列教练员能力提升机制探讨
(1)建立国家、省、市各级教练员培训机构,整合国内优秀教练员资源,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教练员队伍。(2)加强教练员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体育院校、体校的作用。(3)建立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明确各级体育院校、体校教练员培养目标。(4)建立教练员继续教育制度,使各级体育院校、体校教练员掌握最新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法,不断提高其执教能力。(5)建立“一师多能”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6)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为各运动队、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习的机会。(7)完善体育系列教练员评价与激励制度,提升体育系列教练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3.3体育系列教练员能力提升实践案例分析
《“十三五”全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体育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并加快培养优秀教练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优秀运动员培养、教练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于优秀运动队的管理、训练与竞赛指挥,以及运动训练科技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体育系列教练员,在教练员队伍中承担着培养优秀运动员、组织高水平竞技比赛的重要任务。
四、体育系列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与能力提升机制的关系研究
4.1职业发展路径对能力提升的影响
体育系列教练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影响着其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方式,在路径选择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晋升之初,职业发展路径为“专业型”,在这个阶段,教练员以获得更多的比赛经验为主要目标,通过完成大量的比赛任务来提升能力水平。另一类是在晋升过程中,职业发展路径为“专家型”,教练员以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为主要目标,通过完成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来提升能力水平。虽然两种职业发展路径都是以获得更多比赛经验和提升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但是其侧重点不同,在对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方面也有差异。
4.2能力提升机制对职业发展路径的支持
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平台。目前,国内有多家院校、机构为教练员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机会,这不仅包括面向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也包括面向教练员的各种职业教育和进修等。教练员可以通过这些培训学习平台获得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科研是竞技体育的生命线,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原动力。作为一名优秀教练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支持。
4.3职业发展路径与能力提升机制的整合
(1)要把职业发展路径中的个人能力提升机制与教练员的能力提升机制进行有效地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个人能力的提升,也要考虑到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中的个人能力提升。(2)要把个人能力提升机制与职业发展路径中的外部支持机制进行有效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教练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外部支持机制,又要充分考虑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和外部支持机制。
结语
“只有拥有世界一流的教练员,才能打造一流的运动项目”,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教练员队伍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由“奥运争光”向“全面健身”的转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也将由“运动训练为主”向“全面健身”转变,对教练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一定参考,为推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开毅,吴国运.体育专业专升本学生职业发展的机遇、困境及突破路径[C]//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四川省学生体育艺术协会,四川省排球协会。2025第三届四川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1)。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25:641-646.
[2]孙定发.健康中国战略下研究生体育课程改革的双维驱动研究——基于生活质量提升与职业发展促进的协同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5,15(16):69-72.
[3]王浩,郑卫国.新课标视域下体育教师成长要素与发展路径[J].成才,2025,(06):28-30.
[4]丁亚会,李凤梅.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基本内涵、问题审视及路径优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5,33(02):140-143.
[5]冯姝婕,徐开娟.我国体育产业新职业的现状探析、发展困境与培育路径——基于对体育企业招聘信息数据的文本分析[J].体育科研,2025,46(01):58-65+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