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户外游戏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毛红英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第三幼儿园,江西上饶334000

摘要

幼儿是人一生中成长学习的关键阶段,户外运动游戏是幼儿感知生活、学习技能的关键依据;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探索发展,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重视户外游戏运动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相关活动,迎合幼儿的教育需求,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到户外游戏活动中,实现综合发展成长,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热议话题,家庭的支持可以给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基于此,本研究在“家园共育”的视域下,针对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展开研究,讨论了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在家园共育视域下,如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家庭和学校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结合“家园共育”的方式,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可以为幼儿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

家园共育;户外游戏;幼儿综合素质

正文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呵护与悉心教导。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作为幼儿走进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中,家长作为其主要监护人需要紧密融入幼儿的幼儿园学习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幼儿的教育与成长[1]。在这一背景下,户外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开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户外活动组织中需要积极联合家长力量,共同推进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学习知识、社会能力等,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户外游戏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需要较多资源的支持,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园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仅限于在园区内开展游戏活动,这就导致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资源不足,游戏种类单一,幼儿的多样化学习要求难以得到支持。根据《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需要满足体能锻炼、自然探索的要求,但是幼儿园的空间有限、器材有限,这就导致户外活动中,难以满足幼儿学习的需求,影响了游戏的开展。

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资源支持不足会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呈现出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幼儿户外活动难以开展,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传统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任务均比较单一,场景有限导致游戏情境也比较单一,户外游戏活动无法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导致户外游戏效果不佳[2]

三、家园共育视域下户外游戏对幼儿的影响作用

家园共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也是近年来比较推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可以联动家庭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避免场景单一、资源支持不足的问题出现,同时家长的参与还可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情感支持,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成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幼儿是极为有益的。

另外,在家园合作共育的视角下,幼儿可以更好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也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家长对于幼儿的个性了解也更加清楚,可以帮助幼儿表达,参与幼儿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好的表达释放。

比如,在一些户外游戏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亲子联动的游戏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做一些活动,不仅可以保障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还可以让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学习中来,给予幼儿更多的支持,帮助幼儿解决实际活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一些科学游戏活动中,涉及到常识或者是科学知识,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会出现讲解不清晰的情况,家园合作视域下,由家长引导幼儿学习,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也可以补充教师讲解的不足之处,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建立更加全面的认识。

可见,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家庭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在幼儿户外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非常显著,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结合家园共育的理念,开展户外游戏教学活动,让家长提供资源支持,拓展户外游戏活动的情境,避免学习单一的情况出现,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户外游戏、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家园资源共享,打造趣味游戏空间

家庭作为幼儿户外游戏互动的支持主体之一,幼儿园可以与家庭合作,共享资源。比如,可以征集家庭中的闲置资源,家庭闲置资源,结合幼儿的学习需求,设置户外游戏活动主题,在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同时,还可以为幼儿打造一个趣味化的学习空间。

幼儿园可以在班级群内征集家长们家庭的闲置物品,比如“轮胎”、“绿植”、“木板”,这些物品均可以作为幼儿园户外游戏教育的资源。例如,收集相关资源,实现空间改造,在空间改造中充分发挥“废物利用”的思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积极改造空间,这种活动极大程度的发挥了幼儿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观念,学会“废物利用”,也培养了幼儿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有效丰富了游戏场景。

(二)协作规范育儿,保障户外科学游戏

为保障户外游戏科学开展,家园可共同制定“户外游戏育儿规范”并配套实施系列行动。幼儿园先通过线上问卷收集家长对户外游戏的疑问与需求,再联合幼儿教育专家、体育教师编写《户外游戏科学育儿手册》,内容涵盖不同年龄段幼儿适合的户外游戏类型、安全防护要点、游戏中能力培养技巧。比如说,3-4岁幼儿,根据一般情况来看,更加适合沙水游戏、简单攀爬,因此,家长需重点关注幼儿防磕碰;5-6岁幼儿则可以开展进阶游戏,更加适合团队接力、自然探索,家长可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开展游戏学习活动。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定期开展“户外游戏展示活动”,邀请家长现场观摩教师如何设计游戏、引导幼儿互动,之后组织家长参与“游戏实践分享会”,让家长交流“带幼儿开展户外游戏的经验与问题”,教师现场给予指导;同时建立“户外游戏安全互助小组”,由家长与教师共同担任组员,定期检查幼儿园户外设施安全,提醒家长带幼儿外出游戏时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户外游戏在科学规范的前提下开展,既保障幼儿安全,又能有效培养幼儿的体能、思维与社交能力。

(三)实现共育共识,科学联动交流育儿

搭建“户外游戏共育群”,幼儿园定期在群内分享幼儿户外游戏照片、视频,发布“本周户外游戏主题”,如“运动达人主题户外活动游戏”,引导家长配合主题带幼儿开展相关户外游戏,并在群内分享幼儿游戏成果;线下定期(每季度)举办“户外游戏共育沙龙”,围绕“如何通过户外游戏培养幼儿专注力?”“户外游戏中如何化解幼儿矛盾?”等主题,组织家长与教师展开讨论,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家长分享案例,通过“户外寻宝游戏”帮助幼儿提升专注力的具体做法。

另外,幼儿园可设计“户外游戏成长手册”,由教师和家长共同记录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进步,比如,可以记录一些技能,“今天学会了和小朋友合作搭帐篷”、“今天能独立完成50米跑步”,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便于学习反馈,手册每学期末进行家园互评,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幼儿发展情况,教师也能根据家长记录调整游戏设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交流方式,让家园在育儿理念与方法上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的育儿合力,推动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幼儿园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开展“家园共育”教育活动是未来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开展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中,要注重家庭和幼儿园的特点,让家庭和幼儿园发挥不同的功能,在多个主体的参与下,能保障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共同协助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淼.家园共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教学[J].读写算,2024(13):113-115.

[2]张敏.游戏化视野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创新策略研究[J].2024.

[3]徐红霞.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思考[J].2025(17):195-196.

 

作者简介:毛红英(1971.2-),女,江西上饶人,汉族,大专副园长、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第三幼儿园,研究方向:家园共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