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联体政策发挥家庭层面作用的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教联体政策;家庭教育;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家庭参与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高中英语教学正逐渐由知识灌输型模式向能力提升型与素养培养型模式转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和提升思维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也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学校教育改革的视野。长期以来,家庭在学校教育中往往被定位为辅助角色,而在教联体政策背景下,家庭被视为教育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正逐渐由外围走向中心。教联体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打破优质资源的地域与校际壁垒,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协作与共进。在这一政策驱动下,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主体,而是与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设计家庭参与的路径,如何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构建适应新课改需求的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教联体政策为切入点,探讨家庭参与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价值,提出具体的模式建构与优化方向,以期为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教联体政策背景下家庭教育参与的理论基础
教联体作为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的制度安排,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多校联动、多方协作的教育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家庭不再是学校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需要作为教育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从政策驱动的角度看,国家通过推动教联体政策,旨在缩小校际差距,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而家庭层面的深度参与,正是这一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关键环节。从教育学理论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与环境、他人互动来主动建构知识,这为家庭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使家庭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外学习的简单补充角色,而是逐步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家庭成员不仅仅是学生作业的监督者或成绩的关注者,更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伙伴。他们通过与教师沟通教学目标、参与学习任务设计、协助课后复习等方式,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全过程中。从教育价值层面来看,这种深度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过程较长,周期较慢,容易出现疲惫与挫败感。在此过程中,家庭的持续鼓励、情感支持与学习资源的提供,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维持学习热情,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强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性,推动其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构建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从顶层设计、课堂结构和家校机制三个维度进行统筹安排。在顶层设计上,必须以教联体政策为引导,明确家庭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和职责。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在课堂结构上,教学环节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突出家庭的参与。例如,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的可参与性,将部分学习环节如口语训练、阅读分享和课文讨论等延伸至家庭场景中,使家长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对话模拟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与掌握。
四、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
在实施过程中,家庭参与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各阶段协同配合,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教学闭环。在课前阶段,家庭应为学生营造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英语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高效学习奠定基础。课中阶段,家庭参与主要以课堂延伸任务为载体,教师可设计富有实践性的家庭小组合作活动,如情境对话、课文改编表演、生活英语模拟交流等,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增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支持。课后阶段,家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知识巩固情况,通过协助复习、检查作业、共同回顾课堂要点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家长还可鼓励孩子自主开展英语阅读或观看原版影片,拓宽语言应用视野,持续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五、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成效与挑战
实践表明,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加,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其次,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升明显,尤其在口语交流和跨文化理解方面表现突出。再次,家校关系更加紧密,教育合力逐渐形成,整体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均得到提升。然而,这一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定挑战。部分家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或语言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参与;部分家长对教学模式缺乏理解和认同,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学校在设计家庭参与环节时存在形式化问题,难以真正发挥家庭的教育价值。
结论
基于教联体政策的高中英语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推动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研究表明,家庭的深度参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其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实现。然而,该模式在实践中仍面临资源不足、家校沟通不畅和形式化等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支持机制,加强家庭教育能力建设,推动家庭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从而促进家庭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本文的研究对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立军. 教联体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教育研究, 2021(05):102-108.
[2] 李芳.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家庭参与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0(12):34-38.
[3] 张宏伟. 教联体政策与基础教育公平发展路径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22(07):8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