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丛艳妮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264205

摘要

在研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一种被广泛推崇的教学方法。化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并针对具体实验案例进行实施和评价,从而提供可行的教学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实施研究

正文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究性学习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推崇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化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术操作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一、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参与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这样的实践过程促使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实验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相比传统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增强对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将面对实际的化学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将逐渐培养出准确、规范和安全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和自信心。探究性实验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实验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验问题当中。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结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实验现象和问题。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往往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样的合作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性问题

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中,引导性问题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引导性问题示例: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你认为不同酸和碱的浓度对中和反应的速率有什么影响?你觉得在实验中如何确定中和点的位置?中和点具体代表着什么?实验中使用了不同酸和碱,你认为它们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气体、溶液颜色变化或其他观察现象?你对实验中要使用的试剂是否有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如何?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你预测不同酸和碱的浓度与中和反应的反应速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提示:可以参考酸碱反应的反应速率公式)以上问题可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实验的结果,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帮助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推测,并互相交流意见和观点。这样的引导性问题能够为实验提供一个初步的思路和预期结果,使学生在实验中更积极地参与,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自主设计

鼓励学生在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时,能够提出多个方向和角度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多种可能的实验变量,并通过讨论和理论知识的引导,选取一个或几个变量进行实验。同时,鼓励学生考虑控制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应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自主选择和确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考虑实验器材的选择、操作顺序的安排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学生需要自主收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图表、表格或其他方法来展示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解释现象。学生应通过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推断,得出结论并与实验设计时的预期进行比较。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可能的解释、改进实验设计的建议,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常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进行合理的组合。在小组合作中,可以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特定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实验操作员等,以确保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任务。在实验开始前,鼓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实验任务的分工计划。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等。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分享观点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同时互相解答疑惑。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在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鼓励每个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共同理解实验结果,并提出可能的解释和改进方案。要求小组成员共同编写实验报告,分享实验过程、结果和感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和交流能力。

(四)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

确保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的技能和知识。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例如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佩戴实验室安全装备等。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变化,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颜色、形状、气味、温度等定量和定性的观察数据。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并从中发现规律和关联。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理论和概念,解释实验现象,并进行科学推理和推断。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或回答实验问题,并与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化学原理联系起来,深入理解实验现象的背后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提供解释和改进实验设计的想法。鼓励学生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讨论和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科学思维。

(五)反思和总结

学生应回顾实验的目的和问题,并对自己最初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他们可以思考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为什么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学生应基于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结论。他们可以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数值或图表数据,并解释这些结果符合哪些已学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学生应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并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可以探讨实验结果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可应用性,以及为什么掌握酸碱中和反应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学生可以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限制,并提出改进实验步骤、减小误差、获取更精确结果的方向。同时,可以讨论当前实验设计的局限性,并思考如何改进或扩展实验。鼓励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和可能的探究方向,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论、促进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与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阿斯古丽·艾海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3.

[2]刘艳.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2022(28):65-67.

[3]付小民.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J].甘肃教育,2021(22):63-65.

[4]张建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2):55.

[5]刘文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4(08):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