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高中;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思想政治这一学科承载着“德育”、“法律”教育功能,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时,要更加注重起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挖掘、分析思政教材中蕴含的“法律内容”,并融合现实案例、融合多元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强化思政教育教学。
一、融入现实案例,引领分析解读
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违反法律被捕”的新闻,也有一些人因为法律意识低,被其他人“忽悠”着违法,反应过来再后悔时已经来不及。这些新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要知法懂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做违法的事。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融入现实案例,以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多元解读、深度分析,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呈现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学的魅力[1]。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充分联系当前与“纳税”相关的典型案例,结合多媒体技术具体呈现在思政课堂上,以快速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引入近几年来明星偷税漏税的新闻,以此引领学生分析,引出“依法纳税是义务”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认识、了解税收的含义,及依法纳税的意义。然后教师可以再围绕“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案例开展小组分析、讨论活动,先将班级中的学生的划分为一个个小组,然后鼓励每位学生对案例进行多维次解读,使学生在案例分析、解读中充分感知“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创编“情境对话”,在此中更好地认识、了解“偷税”、“抗税”、“骗税”等违法行为,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导入相关法律条规并进行针对性讲解,以使得学生意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组织多元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科学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思政课堂上,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就需要教师合理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接受、感悟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当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掌握当代高中生实际身心发展特点,包括兴趣爱好、成长特点、个性特征等,然后再基于学科内容、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具体化、针对化的设计,开展多元化的互动、实践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带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如教师可以开展“模拟法庭”、“课本剧展示”、“我是法律讲解员”等多元互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感知法律的“严谨性”,在“表演”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法律知识,为课堂增“趣”,为教学赋“力”,进而充分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2]。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纠纷的多元解决方法》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应用“情景表演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相关的文字信息,鼓励学生用“演”的方式进行具体呈现,在“演”的过程中直观了解、感受相关的课程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这一生活情景:“小华是一名大学生,通过自己省吃俭用、兼职攒了很多钱,他利用这些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是买回来还没高兴几天,就发现这个手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每次只使用几个小时就需要充电,于是他前往商家希望更换商品,但是商家却拒绝了他,并声称智能手机都耗电”,在此生活情景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接下来小华应该怎么做?是吃哑巴亏?还是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此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思考积极性,教师再引领小组间进行针对探讨,再以“演”的方式具体呈现出后续的发展。班级中的学生都认为小华应该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演”出了小华到品牌售后网点进行检测,发现该手机问题然后对工商局进行举报,最后商家受到惩罚的剧情。以此情景表演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掌握法律知识,才能够在遇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法律观念。
三、完善教学评价,促进综合发展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上下功夫,以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直观理解、感悟,也需要教师在“评”上下功夫,注重起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验,深度发展学生的思政学习思维[3]。因此,教师在现今思政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地秉承着“以生为本”这一先进理念的充分落实,注重起“评”这一环节的作用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多元评价活动,努力让学生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元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反思。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民事权利与义务》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一个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是具体化的法律知识点问题,也可以创编相关案例事件,另一个学生则需要针对问题进行快速解答,以此能够充分提升课堂评价效率,使学生在评价互助中认识不足并及时反思、改正。教师还可以开展总结性评价活动,让学生上台针对某一“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想体会,并让课堂上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评价,以充分促进学生对现实案例的多角度解读,进而更好地使学生深层理解、掌握相关法律内容。以此方式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价值,以“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使学生在此活动中取得更多收获,了解到各学生之间的想法,进而法律应用能力得到充足提升、思想政治学习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每位思政教师重视起来。以往很多教师在进行思政授课时,更在意的是学生有没有将这节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记牢”、“理解”,而缺乏对课程知识点内涵的深层挖掘,导致很多学生“光学不会用”,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利用法律知识解决。所以,教师应该及时转换“教”的思路,通过利用情景表演法、案例导入法等方式,充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招静,张灵.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精神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19):3.
[2]吴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2(7):3.
[3]李晓歌.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10):0163-0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