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也想当小老师——“小先生制”创新实践应用案例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齐海军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背景:“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校和教师应当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将创新实践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作为抓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共同体,以互教互学为基本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学会老师的教发展到像老师那样去教给别人,为学生学习力提升和个性化发展搭建了舞台,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教授给他人,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这充分证明了创新开展“小先生制”的实践作用。

通过学校培训和研讨,我在数学教学中组织班里学生开展了“争当小老师”的自主学习模式,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当生活情景或信息出示后,有提问小老师;数学问题提出了,有问题分析小老师、方法研究小老师和问题解决小老师;当有质疑时,有答疑小老师;当出现错误时,有纠错改正小老师;小组合作完成后,有汇报展示小老师;讲解小老师讲完后,有点评小老师和总结小老师,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自由、平等、愉快和热烈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同时在不同数学知识领域和各阶段教学环节中擅长的小老师逐渐崭露头角,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22年春季学期,受疫情的影响,学校组织学生居家开展线上学习。受线上教学形式和网络设备所限,课堂上让学生现场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展示的效果打了折扣,如何在线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思考了良久,最终,“录制小视频、争当小老师”的教学形式在脑海中闪念……

         第一次:电话联系,渴望但胆怯

一天,线上课堂教学结束时,我向同学们提出了“录制小视频、争当小老师”想法,没想到学生踊跃报名,于是,课上就确定了录制当天作业题目讲解和第二天预习展示小视频的学生名单。没想到刚刚下课,我就接到了班里学生小钰妈妈的电话,原来是因为小钰同学非常内向,胆子有点小,也想当小老师录制小视频,但不敢在课堂上报名,妈妈知道后就帮孩子打来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小钰低低弱弱的声音:“齐老师,我也想当小老师,但怕录不好”。我赶紧鼓励她:“小钰,勇敢些,相信自己,你能行的!老师和妈妈一起帮助你”。于是,电话里我和小钰及妈妈确定了一道录制讲解的题目。当天晚上,在一次次的电话和微信沟通中,我不断地给小钰鼓劲:“小钰,这遍声音有点小,再大声些就好了”、“这次声音大多了,特别好,就是有几句话磕磕绊绊的,再说通顺一些好吗?再试一遍,加油!”同时给小钰及妈妈提出讲解和拍摄的建议:“小钰,不着急列式计算,先把题目的含义说清楚,把使用的方法说明白后再列式,好吗?”、“小钰妈妈,建议您的镜头再拉近一些,把孩子书写的页面拍得再清楚些,这样播放出来的画面清晰”。经过一遍遍的沟通和鼓励,小钰的胆量放开了,音量洪亮多了,语言组织也顺畅了,讲解思路和过程清晰准确了,终于录出了一段效果不错的讲解小视频。当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小钰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说“齐老师,我也当上小老师了!”

第二天数学课上播放小钰的讲解小视频后,得到了班里点评小老师的肯定,夸奖小钰的讲解很清楚,声音比平时课上回答问题时要响亮多了。我也抓准时机在班里表扬了小钰主动报名讲解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全班同学向小钰学习,只要自己比以前有进步就是取得了成功;并在课上立即调整了报名录制小视频的方式,鼓励全班同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报名,同时老师也会根据每位同学的学习表现和进步情况推选一些同学来录制小视频,激励大家人人都录制小视频、争当小老师。

下课后,小钰妈妈给我发来微信,说孩子看到视频播放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在家里高兴极了,一下课就主动去做作业了,不用家长再催促了。

第二次:电话联系,勇敢且主动

通过此次录制小视频方式的调整,班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范围更广了,线上学习期间,几乎班里每名学生都参与录制了讲解小视频,得到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另外,为了争取到每天录制小视频的名额机会,班里学生相互比较、自我对比,形成了和谐的学习竞争氛围,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作业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大约两周后的一天晚上,我批改完当天的学生作业,发现当天作业因为一道复杂题目的缘故,作业全部正确的学生只有几个人,而小钰就是其中一个。我临时决定将这道复杂作业题的视频讲解任务交给小钰,同时也担心题目复杂、时间较短,小钰讲不清楚或录制不好。刚刚打通小钰妈妈的电话说明情况后,还没等小钰妈妈回答,便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小钰响亮的声音:“齐老师,我愿意录,没问题的!”

于是,当晚这母女俩就立即行动起来,有了之前录制视频的经验,很快就把录制出来的小视频发给了我。在我的修改建议下,经过小小的调整完善,一段音视频清晰、讲解思路准确分明的小视频就完成了,视频中小钰又写又画、一边指一边说,十足一副小老师的范!第二天在课堂上和家长群里播放展示后,得到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一致称赞。

第三次:当面沟通,任重而道远

临近期末,学生们返回学校上课,我继续在课堂上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强了,同时我欣喜的发现以前不太爱举手的小钰同学也敢于积极举手发言了。

随着紧张的期末复习和测试结束,小钰也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学期末最后一天,我陪学生放完路队告别后,小钰妈妈特意留下来跟我进行了当面沟通,感谢老师给孩子创造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帮助孩子从不自信、不主动的学习状态变成了现在自觉主动、充满兴趣的学习状态,孩子的变化和进步特别大。

其实,我更要感谢与小钰及家长的那次电话联系,使我走入了学生渴望学习展现的内心,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促使我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给所有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书且育人,任重而道远。

 

结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线上教学期间开展“录制小视频、争当小老师”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将传统的仅仅以教材、教师为课程资源拓展到以学生、生活、家长等为课程资源的新的资源观,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益;更促使教师提升了关怀学生、解放学生和帮助学生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积极长久的影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