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吴淑琳

济宁医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 272067

摘要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及社会主义接班人,需拥有较高的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念。为达到这一目的,高校需清楚认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围绕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安全素养的培养,积极创新与优化国家安全教育方法,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研究了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及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培养困境,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重要性;国家安全意识;策略;总体国家安全观

正文


前言:总体国家安全观属于包容开放、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核心要义体现在“五对关系”及“五大要素”等方面,只有真正领悟“五大要素”内涵,掌握“五对关系”,才能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价值、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下,国家安全内容随之更新、变化,为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高校需顺应时代需求,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展开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安全素养的教育工作,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使其能自觉承担保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责任,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重要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是指导国家展开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还是中国安全思想的全新成果与行动指南。为此,高校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国家安全意识,能丰富国家安全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在教育实践环节,更好的判断、分析国家安全形势。同时,大学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人才力量,需具备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能促进健康成长,使学生以智慧、理性的行为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利益[1]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培养困境

(一)缺少足够重视

目前,许多高校缺少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培养的重视,虽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课时较为有限,教学内容一再缩减。部分高校教师仅能借助国家安全教育日展开教育活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同时,在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方面,多数高校是通过军事理论、思想道德课程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进行教学,这类教材涉及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限,知识相对浅显,难以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素质。

(二)教育环境不佳

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教育环境,是提高国家安全教育有效性,培育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及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情况而言,大部分学校都是单纯展开针对性差的国家安全教育讲座,很少宣传国家安全的常识内容,即便展开了宣传工作,也仅以写板报等形式为主,无法发挥出环境的隐性育人作用。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课堂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以传统灌输式为主,这类教学手段过于乏味、单一,很难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中,高校教师未灵活运用先进技术改革教学流程,影响了课程的育人质量。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教育课程建设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为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及素养,教师应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建设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保证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加了与当前国内外形势相贴近的国家安全内容。因此在教育期间,高校需从以下方面入手设计国家安全教育:

一是调整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高校教育的基本也是各科目教学的重要依据,制定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高校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安全内容综合考虑国内国情国际社会的战略走向安全形势变化等修订教学大纲同时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环境特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对关系与五大要素等融入国家安全教育,设置专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题以此推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高质量展开。

二是修订教育教材。教材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支持,因此高校邀请国家安全研究的专家人士与校内教师共同修订通俗易懂思想内容全面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全新教育教材,促使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增强其国家安全意识与素养[2]

三是加强普法教育。高校教师需向学生普及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内容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与法治修养,使其能以法治思维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安全。同时高校也可利用中国法治宣传日世界法律日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纪念节日展开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交流活动,以此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效果关键因素。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念的影响下,高校需积极营造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发挥出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着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国家安全意识以此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首先打造校园环境。高校需要发挥出校园环境的育人优势主动宣传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具体而言,高校可在张贴国家安全标语悬挂宣传条幅的基础上,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日等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可利用校园教学楼宣传栏食堂广告位,全方面覆盖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并通过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刊校报和校园网站等,宣传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利用校园环境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高校还可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国家安全教育设计校园活动,比如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展开演讲比赛或知识问答竞赛,逐步深化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理论内容的认知组织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例专题讲座或举办国家安全教育的图片展览活动,实现国家安全教育全方面渗透的目标。

其次,优化社会环境。在当前社会下,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若想保证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效,高校需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与社会共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高校要主动推送社会中关于国家安全内容调整国家安全政策修订的报道新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要打造网络国家安全教育的阵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通过自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比如在微信群或微博等平台转发专家解读国家安全的讲座视频或具备国家安全教育意义的文章内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及素养。

(三)积极创新教育模式

高校需及时创新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模式,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使学生在实践环节提高自身的素养。

首先高校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征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比如对于不同种类的国家安全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或是围绕某个国家安全主题进行情景推演与班级辩论赛在此期间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分析学生的不足,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共同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教育观念[3]

其次,在国家安全教育中,高校可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及国家安全建设的展览等,使国家安全内容更好的融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与安全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及素养的培育是高校需落实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复杂、多元的国际形势与国家环境下,高校需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通过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打造良好教育环境等措施,筑牢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其国家安全素养,使学生在国家安全教育中,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自觉承担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熊一如,葛金松,杨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89-92.

[2]沙丹阳,刘晨晖.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路径探索[J].新西部,2023(5):34-36.

[3]许新富,周生虎,曹焱.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9):134-136.

济宁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

课题项目编号:JYSZY2022009

课题项目名称: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研究

课题来源:济宁医学院2022 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吴淑琳,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宁 生于:1995-01,工作单位:济宁医学院,单位省市:山东省济宁市,单位邮编:272067,职称: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