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多元评价 助推全面发展——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美术;多元化评价方法;综合素质
正文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过程中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践行创新型评价理念,能够提高美术作业评价效果。传统美术作业评价主要由老师在课后完成,课堂上只会做一些简单的点评,这样的形式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审美表达和审美判断的机会,致使学生缺乏对作业优劣的思考。因此,改进传统的作业评价形式,在课堂中建立互动平台,展开多角度、多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是我们所要探究的重点。
一、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教师评价
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美术作品评价活动倡导多主体、多目标的评价手法,但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依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评价功能,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掌握评价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1. 转换角度思考,了解学生创作意图。
多元化评价方法要求教师遵从“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绘画水平有限,因此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苛责学生的绘画技法,应适当降低对学生绘画能力的要求,弱化对绘画技法的评价,尝试深入了解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创作意图。在了解学生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再给予点评和建议,将会得到更好的评价效果。比如三年级上册《三原色 三间色》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和寻找生活里的三原色和三间色,学习三原色和三间色基础概念和搭配方法。当学生交上作业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并未完全按照三原色(三间色)的搭配标准去描绘,而是运用了单色系去搭配,尤其是以冷色调居多。当时有名学生告诉我:“我在公园看到的冰淇淋车就是这个颜色啊。”看,多么坦诚的回答,表达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所以在他创作思路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冷色调看上去会不会显得太冷清了?如果适当地多添加一些红色、橙色这些暖色,画面效果会不会更好呢?你想象一下,五颜六色的冰淇淋和蓝色的冰淇淋哪个看上去更好吃呢?”通过这样的点评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的想象,丰富他的创作空间。
2. 尊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评价。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即使是根据同样主题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对班级学生的美术作业提出评价时,不能一以概之,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又比如上述《三原色 三间色》,有的学生画的内容很丰富,画面里有三原色构成的房屋、人物和自然风景,而且自然风光也是五颜六色的;但是也有的学生更注重颜色本身的运用,以自然景色为载体,以表现纯净的色彩为主。很明显,虽然这两名学生画的主题相同,但是内容完全不同,前者更在意绘画作品的具体形态以及四周环境的营造,而后者更在意颜色本身的表达。在评价时,如果我们能像这样充分把握不同学生的创作理念,那我们我们将发现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他们的想象力都在闪闪发光。
二、建立学生互动平台,启发学生自主评价
学生互动评价是多元化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学生互动评价活动时,我们有必要从“展示平台”和“学生自主评价”两个角度着手展开操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展示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1. 从展示活动导入,激发学生评价欲望。
在开展学生互动评价活动时,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优秀作品展示,还可以充分利用走廊或班级绒板来定期举办“小小画展”活动。“小小画展”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参加画展,这不仅是学生自评的机会,也是为学生搭建互动评价的平台,创造互相欣赏的机会。除观展以外,可以给学生发放爱心贴纸,为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以此增强画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当然,除了传统的“画展”活动外,我们还可以举办以画换画的交易小活动,并以拍卖会的形式来展开,从而增强活动的娱乐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学生在“竞拍”过程中阐述自己喜爱这幅画的原因,例如:作品的形象、色彩、技法、意境等。在此游戏情境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激发,为他们日后的自评、他评奠定了基础,让他们可以在今后的鉴赏课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
2. 鼓励学生参与全体评价。
在教师引导和展示活动的双重激励下,学生往往会热情高涨,想要一同参与评价活动。在这期间,教师则可以深入观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进一步加深对学生们的认知,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前提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应在评价过程中应给予适时的引导,在学生进行互动评价的过程中应尽量帮助学生规划评价的逻辑性与规范性,不能任由学生盲目评价。以三年级上册《动物明星》这一课为例,在学生开展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应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等部分进行展开,比如“谁的作品在颜色搭配上最恰到好处”、“谁的作品在内容的组织上最具创意性”,由这些问题进行评价引导,让学生在自主评价的同时又依从一定的根据和规范。整体来看,这种“互动互评”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能动性,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表达能力。
三、家校联合,鼓励家长参与评价
家校联合是家长与教师联合起来一同对学生展开教育的方法,是全球性的教育趋势,它推动着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多元化的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家校联合”的方式。教师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搭建评价平台:首先,传统型家校联合方法,即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家中让父母欣赏;其次,利用信息媒体技术和家长展开互动,定期进行微信推送,向家长推送近期学生作品,还可以传递一些小学美术知识,为家长评价学生作品提供方向和依据,由此增强家校联合的有效性和质量;最后,在开展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时,同步开设“画展”和“互动互评”等小活动,邀请学生的家长一同参与,让家长走进课堂和校园画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参与到美术作品评价中,从而让学生在父母的鼓励下更具学习美术的信心。
整体来看,在多元化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中开展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评价,能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影响下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进而积极完善自我,把握绘画的真谛。
总而言之,实施多元化的小学美术作品评价方式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美术核心素养,与传统课堂评价相比更具全面性与实效性。在多元的美术作业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作品鉴赏和审美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和创作理念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发展,推动着综合素质的提升。除上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之外,多元化作业评价方式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探究,若想进一步发挥多元化作业评价方式实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教学中展开持续的研究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