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一、引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占有主要地位,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十分重要,能够将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在各行各业当中,也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并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但是分析现阶段情况,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时难度较大,教师需找到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保证多媒体技术合理使用,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足
(一)使用过度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作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至于语文课堂而言起到的是有效的辅助作用,但一些教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却往往会陷入生搬硬套的误区,仅仅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复制到电脑上,没有结合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些教师甚至过于推崇多媒体的作用,让多媒体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教材,这就混淆了辅助工具和课堂主体之间的界限。而且,部分教师还会在课堂设计的时候,把自己的作用剥离出来,用音频代替自己的领读,用视频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但这种用画面表现出来的阅读教学,并不能真正和教师的言传身教相比较,远不如教师肢体语言来得更加亲切自然。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许多教师都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陷入了过度使用的怪圈。
(二)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但它自始至终都只能发挥出辅助教学的作用,并不能真正取代传统的教师教学。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建设的过程中,过分追求课件制作的质量和多样性,把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视频增加到自己的PPT上,使得原本的PPT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甚至会显露出花里胡哨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反而会让学生在长时间的感官刺激下产生审美疲劳,他们会丧失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和探究课文本质的时间。这种喧宾夺主的设计方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最终降低语文课堂和教学质量。
(三)轻视沟通
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摸索文章的中心阻止。但在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之后,许多教师就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展示课件和PPT,为学生播放趣味性的视频,口述讲解的分量被大大削弱,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观众,而非倾听者和表达者。多媒体技术对沟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指导和播放的尺度,那么必然会违背语文教学的宗旨,也不能顺应数字化教育的基本发展方向。再加上,部分教师本来就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制约,他们过去也并没有在阅读教学上付出很多精力,在多媒体技术的冲击下,阅读教学也很有可能被排挤到边缘化的位置。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升学习兴趣,从而体会阅读的乐趣。在这个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对新型的教学方式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从而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阅读学习,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依旧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此种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了阅读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章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
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均没有和学生有效交流,只是让他们被动地学习,这并不利于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可以创建问题情境或利用游戏来完成阅读教学,增强师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关系,为教学奠定基础,便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充满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段对课文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欲望和兴趣的激发,导致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以消极的态度应对,自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 。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的优势,为阅读教学创设真实的情景,同时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来展现知识,让知识的呈现更加多样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优先,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阅读文章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枯燥的事物生动化,有效弥补小学生缺乏生活感悟的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内容。多媒体通过自身强大的声音、视频和图像效果,能够将课文中的情景逼真展现在屏幕上,从而加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以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将阅读内容中蕴含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多媒体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来引发学生想象和思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去想象课文主人公处所的环境和社会背景,想象主人公和其他人之间可能出现的对话或者产生的行为,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自己和多媒体技术的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多媒体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载体或者资料,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
(二)把握多媒体的应用时机
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是教师始终要认清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不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来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而是要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寻两者之间的平衡,并把握好多媒体的应用时机,在合适的时机适当应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价值。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事物以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在学生面对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总之,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多媒体应用的时机。
(三)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并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优化教学效果。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以此来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能够让整个语文阅读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教师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价值的整体要求,明确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目的,从提升教学活动效率的层面来充分开发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优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来做好教学设计,然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深度解读,整理调查小学语文教育的具体推进方案,然后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来进行设计,以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服务和帮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活动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开发多媒体技术在音频、视频资源整合上的价值,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将图像资源和视频资源进行整合展现,以支持语文阅读活动。总之,教师要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出发来做好阅读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六、研究成果
总体来说,多媒体技术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强化与学生的交流,创建问题等多种情境,让学生融到阅读学习中,与文字产生共鸣,理解表达的情感,从而让技术与教学充分的融合,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促进他们全方面发展。
结语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优化阅读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在实际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应用多媒体,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并把握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时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做好阅读教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蒲亚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5):179-181.
[2]李刚.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化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2):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