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模式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李花

吉林省龙井市北安小学校 邮编:1334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模式。通过分析小学思政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特点,探讨有效的融合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关键词

小学思政教育;语文教学;融合模式

正文


引言:

小学思政教育和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模式,为教育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小学思政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特点

1.1 小学思政教育的特点

1.1.1 思政教育目标与任务

小学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具体任务包括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1.1.2 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

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为了实现这些教育目标,通常采取的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通过身边事例、故事、诗词等方式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2.1 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此外,也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和审美情趣。

1.2.2 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词语、句子、文章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课文、诗词鉴赏、作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方法上通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2.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2.1.1 思政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的观念;道德修养则可以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的优秀品质。这些品德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1.2 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阅读课文时,学生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高级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2.1 思政教育对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

思政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道德修养方面,可以通过教学生诵读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思政教育可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2.2 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情节和人物形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写作方面,学生需要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进行表达,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融合模式是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模式研究

3.1 教材融合

3.1.1 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语文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其中。比如,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文中可以选择一些描写爱国主义情感的篇章,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骄傲;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作品,如讲述友谊、助人为乐等主题的故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种融合方式不仅可以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可以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1.2 引入思政教育元素的语文教材设计

除了在教材内容上进行融合,还可以在教材设计上引入思政教育的元素。比如,在阅读理解部分可以设计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了解社会热点、政治事件等,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写作训练中也可以设置一些与社会问题、公益活动相关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公民责任感。这种教材设计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

3.2 教学融合

3.2.1 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与思政教育有关的话题。比如,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进而引发他们对于爱国主义、友谊等主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情境化教学,不仅可以使思政教育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更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相关的思想道德内涵。

3.2.2 设计与实施结合的课堂活动

为了更好地融合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可以设计一些与思政教育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比如,在学习古诗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让他们通过朗诵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情感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如爱心义卖、助人为乐等,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教学融合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将语文知识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

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模式具有多种形式和体现方式。无论是在教材融合还是教学融合方面,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实施,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种融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为未来社会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结论:

将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教材融合和教学融合的模式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者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小学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魏淑琼. 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实践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3, (08): 29-31.

[2]张明凤.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探析 [J]. 新课程, 2023, (04): 4-6.

[3]张逸凡;晋敏. 思政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探究 [J]. 学园, 2023, 16 (03): 53-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