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2版初中数学新课标下PBL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郭凤1 张美娜2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温榆河分校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建模主要表现为:学生能有意识地用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感悟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数学实践的经验.数学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学生容易在这方面对知识本身失去兴趣,而在教师方面,很多教师也会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采取问题式教学,但是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缺少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交流机会。有关问题式教学比较完善的理论。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模型建构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新课标;项目式学习;初中数学

正文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各学科教师纷纷立足实践,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PBL项目式学习对培养初中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大有助益。PBL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其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如能恰当组织与利用,在推动学生有效率地学、教师高质量地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价值。本文仅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育实践,基于2022版初中数学新课标下PBL项目式学习策略谈谈个人的认识与看法,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初中数学同人有所得、有所获,进而能将其切实转化,落实到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一、由数学项目驱动数学建模及数据分析

通过大量的数学教育实践可以观察到,当学生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实际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一些现象时,他们总是表现得兴致满满,乐意学习与探究,在全身心融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往往也能收获高质量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后,便为学生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大家坐过高铁吗?你会发现高铁票价是不一样的.现在请学生们自主设计相关项目,去了解影响高铁票价的主要因素.

由生活中学生们普遍做过高铁从这一话题入手,很好地为学生们建构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情境,促使着他们在这一情境之中弄清概念、定义问题,不断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构建和假设.

以下是学生们制订的数学项目学习规划.

项目驱动问题:高铁票价影响因素有哪些?

子问题1:大家花钱买过东西吗?关注过它们的价格吗?价格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子问题2:大家坐过高铁吗?你在选择高铁车次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1)根据12306公布票价查询

2)根据《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

子问题3:对于大家找到的这些影响因素,按照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请选出5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并给它们排个序

1)调查问卷的设计

2)调查访谈

3)调查问卷分析、整理、优化,从中发现高铁票价的影响因素

子问题4:项目效果呈现。

(1)举具体的实例分析

你是怎么判断里程会影响到票价的呢?

(学生:里程越远,票价越高)

出示:

 

 

从北京出发,去上海虹桥的里程比去南京的要长啊,可是票价748.5元明显高于票价553元,为什么?

(学生:因为748.5元是去南京的一等座,553元是去上海的二等座,没有可比性)

那如何比较才能具有可比性?

(学生:选择相同的座位等级)

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证明里程能够影响到票价,你应该给我们提供怎样的数据?能否举例说明?

(学生:相同车次、相同座位等级、不同里程的票价。例如车次选定为G411,座位等级选定位一等座,分别查找从北京南到廊坊、沧州西、德州东、济南西、曲阜东、滕州东、徐州东、蚌埠南、南京南、无锡东、苏州北、上海虹桥的票价)

2)分析本次数学项目的效果

由上述学生们设计的一份项目报告来看,其很好地融入了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收获对所学一次函数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沟通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培养,促使学生们兼顾知识与素养的平衡,将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建模及数据分析培养目标有效落实到了实处.

二、由数学项目推动逻辑推理及直观想象

常言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合作中集体的思维与智慧的火花将推动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成员都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并由此获得更好的进步与成长。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初中数学PBL项目式学习.

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这一节的相关知识后,我便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学生们根据同学关系、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等不同的标准分成了8个小组,并推选出了小组长.这样一来一个学生小组便是一个项目组,同一项目小组中的学生成员积极配合,不同项目小组时而独立时而密切合作.最终,在合作探讨中凝聚集体的智慧,不同的项目小组讨论出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合理的项目方案.以下仅以某一项目小组的活动计划为例加以阐述.

项目驱动问题:指尖上的数学——发现轴对称图形中的美

子问题1: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1)认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判断其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这些轴对称图形是否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轴对称图形与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呢?请查阅相关资料加以了解

子问题2: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

1)利用身边到处可见的材料尝试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要求发挥想象力,设计与制作的图案不仅要美观,还要符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以数学日志的形式记录本次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学习心得

在上述研究计划的推动下,各项目小组成员积极分工、密切配合,时而分享自己的探究收获和感受,时而小组集体交流存在的问题并集中想方设法加以优化项目。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的经验、智慧集中到了一起,在推动大家积极思考、亲自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有所学、有所获、有所得.

三、由数学项目落实数学抽象及数学建模

初中阶段的学生尚处于心智未发展成熟的阶段,对事物的考虑有时不够全面,分析得有时也不够深刻.这反映在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之中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关项目学习活动难以有效开展下去,进而导致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难以发挥出来.为此,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角色的教师们便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们更好的引导、指点与帮助,从而起到“指点迷津”之效,让学生们的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得以有效组织与进行下去,进而让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切实从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例如,在“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之中,学生们设计了不同的项目活动计划,像某一项目小组的活动探索计划具体如下.

项目驱动问题:设计制作长方体包装纸盒

子问题1:你认为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纸盒需要了解什么?

1)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包装纸盒

2)合作探讨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纸盒需要了解的元素

3)从合作探讨中总结出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纸盒需要了解的元素

子问题2: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包装纸盒展开后的表面形状.

1)打开一个长方体包装盒,观察其拆开后表面展开图的形状

2)探究长方体包装盒拆开后表面形状的对称性、每一部分与长方体包装纸盒的关系(位置对应关系、尺寸对应关系,等等)

3)观察与思考长方体包装纸盒展开后的表面形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子问题3:动手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纸盒.

学生们的项目方案及其计划到此为止就结束了,看起来清晰而有条理.

四、结语

当初中数学遇上PBL项目式学习,迸发出了别样的精彩,它让学生们在收获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得以有效锻炼与发展.为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自身数学教学实践情况,恰当而合理地引导学生们进行项目式数学学习,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参考文献:

[1]谢海峰.项目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过程的建构[J].数码设计(下),2018(11):106.

[2]罗晓峰,廖薇.项目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1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