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bD理论的县域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UbD理论;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多元化评估方式[2]
正文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县域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更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大单元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UbD理论强调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设计,通过明确的目标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UbD理论的县域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3]的实践效果,为提升语文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明确学习目标,识别关键问题和主题(这一部分能否把四个点按设计思路糅合来写设计思路并呈现一个设计流程图来,然后再针对统编版必修上或下的其中一个单元来举例这一设计思路)
(一)确定高中语文大单元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高中语文大单元的核心概念聚焦于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社会现象。为了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选取《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一段对话作为分析对象。这段对话不仅揭示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纠葛,还展示了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文技能,包括对人物对话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此来洞察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希望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分析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理解
学习目标:学生应掌握文学分析的技能,能够深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人物特征、主题情感等,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掌握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特征等文学要素的分析方法。
示例:以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例,学生需要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深入剖析鲁迅笔下所描绘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同时,学生还需要能够运用文学分析的方法评价文学作品,并能够运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确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如何折射出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人性特征?为了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选取老舍的小说《茶馆》作为探究对象。在这部作品中,老舍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时代背景描绘,展现了晚清到民国时期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学生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包括: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与时代背景有何关联?文学作品如何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人性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主题
主题:现代文学作品如何描绘并反思城市生活中的底层人民体验。
以余华的小说《活着》为例,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城市中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命运。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叙述,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城市贫困人口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小说更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我们期望学生能够不仅对现代城市生活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出一种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
二、设计评估方法,制定课程计划(建议同上)
(一)制定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目标的达成程度的评估方法。
设计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项目、作业、考试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评估方法需涵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可以设计一个以"我家乡的文化生活"为主题的项目,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制作一个展示家乡文化特色的PPT或短片。通过这个项目,可以评估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的了解程度、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文化生活的文章,以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最后,可以通过考试形式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虑使用多种评估工具,如项目、作业、演示或考试。
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自己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机会,以促进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虑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展示对语文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可以设计一个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活动或传统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撰写一篇报告或进行口头报告。同时,可以设置作业和考试等评估方式,如阅读理解、文化常识填空、写作等,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三)创造支持学生达成目标的课程结构。
制定有机的课程结构,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可以设计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课程活动,包括讲座、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参观机会、相关书籍和资料等,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可以组织定期的课堂讨论和分享会,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设计活动和资源,以促进学生对关键问题和主题的深入思考。
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键问题。制定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深度思考。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或任务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键问题。例如,"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或"你如何看待传统习俗在现代生活中的变革和发展?"。这些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欲望,促进他们对主题的深度思考。同时,可以提供一些相关书籍、文章等资源来支持学生的探究和学习。
三、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反馈,强调过程性学习(建议同上)
(一)确保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以帮助他们理解目标和任务。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和步骤,确保学生清晰了解学习过程。提供示范和范例,以帮助学生理解预期的学科表现。在"青春是花样年华"单元中,可以制定以下学习任务和步骤:
阅读单元导语和课文,了解单元主题和目标。
完成"思考青春"板块的问卷调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阅读课文《百合花》和《哦,香雪》,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参加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通过以上任务和步骤,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学习过程和预期的学科表现,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范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实时提供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成长。
提供及时的个性化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在"青春是花样年华"单元中,可以设计以下反馈环节:
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反馈。
在完成练习题时,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求解决方案。
设计同伴评价环节,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了解彼此的优势和改进空间。
通过以上反馈环节,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作出调整,同时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而不仅仅是最终产出。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思考,而不仅仅关注学习成果。鼓励学生记录学习心得、思考过程,以培养对学科的持续兴趣。在"青春是花样年华"单元中,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活动:
在阅读课文《百合花》时,让学生探究作者对"青春"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在阅读课文《哦,香雪》时,让学生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并思考这些元素如何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完成问卷调查时,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学习心得,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发现,培养对学科的持续兴趣。
(四)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强调学科方法。
设计合作性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科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整合技术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利用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整合数字资源[4]、在线文献等技术工具,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二)选择与主题和目标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保选用的多媒体资源与学科核心概念和主题紧密相关。利用影音资料、虚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语文内容。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学科喜好,调整教学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5]。使用实际案例、故事、问题情境等引起学生兴趣,使学习内容更具吸引力。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组织学生间的讨论和辩论,培养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激励他们努力进取。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整合科技手段,例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自主掌握和运用能力。
帮助学生设立清晰的学习目标,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制定学习计划: 指导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培养他们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提高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能力。提供实际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教导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理解。教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
总 结
本文介绍了基于UbD理论的县域高中语文大单元[6]教学设计的实践效果。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识别关键问题和主题。确定大单元的核心概念和技能,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提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关键问题,并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主题。其次,设计评估方法,制定课程计划。制定全面评估学生对目标的达成程度的评估方法,考虑使用多种评估工具,如项目、作业、演示或考试。创造支持学生达成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活动和资源,以促进学生对关键问题和主题的深入思考。第三,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反馈,强调过程性学习。确保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实时提供反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强调学科方法。最后,利用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选择与主题和目标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自主掌握和运用能力。通过这些步骤,教师可以更系统地设计高中语文大单元,确保学生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更能深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符合UbD理论的核心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深入理解语文核心概念的能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这为县域高中语文教育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邓卫.UbD理论下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9):2.
[2]朱晓花.高职教师多元化评价方式研究[J].文教资料, 2022(6):3.刘天晴.基于UbD理论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3(1):36-40.
[3]温春念.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探析——以地形地貌大单元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 2023(7):93-95.
[4] 海英英.基于UbD模式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圆锥曲线"单元为例[D].宁夏大学,2022.
[5] 李祥,赵文丽,关若冰,等.激发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教育论坛, 2022, 5(3):11-13.
[6]龙小涛.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为例[J].现代教育, 2022(2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