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双减”;幼小衔接;家园共育
正文
引言:
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并适应学习环境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园阶段幼儿教师应当从学习习惯培养思想认知培养等多角度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便适应双减政策背景,为取得更好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效果奠定基础,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能够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就学习适应小学生活,也有利于帮助其更好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取得更好的义务教育效果。
一、“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家长配合度有待提升
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了解程度和重视度都存在不足,这是导致其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中未能与家长有效配合的主要原因。在双减背景下,现阶段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配合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家长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工作主要应当由幼儿教师承担,且幼儿的学习压力不应过大,其对于幼小衔接所需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可能导致孩子在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1]。②家长缺乏配合落实幼小衔接工作的实际能力,部分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落实中存在无法保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为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情况,因此导致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
(二)学校与幼儿园沟通力度不足
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的侧重点学校教育的实践要求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学校与幼儿园需结合双减背景,做好沟通交流,紧密建立联系,以便为大班幼儿顺利过渡,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但目前学校与幼儿园沟通力度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与幼儿园缺乏定期的沟通交流。在幼小衔接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应当相互了解、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然而,现实中,学校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往往不够紧密,缺乏定期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导致双方对孩子的情况了解不足,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②学校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而,现实中,学校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导致双方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和需求,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
(三)幼小衔接工作管理控制力度不足
幼小衔接工作在落实时需要辅助开展管理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为取得更好的幼小衔接工作成效奠定基础。在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管理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应当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来规范和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落实中,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②教学管理规范性不足。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管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从目前的实际出发观察可知,部分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导致孩子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双减”背景下有效落实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研究
(一)提升家园共育力度
家园共育是幼小衔接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幼儿园家长和幼儿园学校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幼小衔接工作效果。为提高家园共育力度,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①基于幼小衔接环节,注重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侧重点,幼儿园可通过定期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家长进入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及日常生活能力,协同沟通能力,以及在集体中的社交能力等,随后由家长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入手,结合亲子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有针对性的锻炼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锻炼体,社会交往能力为其适应。小学阶段的集体环境提供保障。②鼓励家长参与教育过程。幼儿园可邀请家长参与教育过程,如组织家长志愿者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幼晓衔接的角度上来说,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后才能更好的了解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建立学校与幼儿园合作沟通机制
在“双减”背景下,建立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沟通机制对于落实幼小衔接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有效的合作沟通机制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幼儿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体来说,建立学校与幼儿园合作沟通机制时,需把握以下两个要点。①学校和幼儿园需要建立定期的交流会议机制,共同商讨幼小衔接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这些会议可以由双方负责人参加,也可以邀请相关教师和家长代表参与。通过交流,双方可以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②学校和幼儿园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分享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双方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在线沟通APP等方式进行联系,随时交流孩子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发展。
(三)有效落实幼小衔接管理工作
在“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管理工作的落实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的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②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强与对方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衔接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落实开展需要学校家长幼儿园三方加强协同配合力度,通过制定制度,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通过全方位落实幼小衔接工作,从多角度入手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从本质上提升幼幼小衔接工作质量,适应“双减”新政策要求,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丹. 幼小联合教研的创新与实践[J]. 基础教育课程, 2023, (23): 46-51.
[2] 赵伟芳.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构成与养成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23, (12): 84-87.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111)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