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张兰 李英涛

吉林外国语大学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自信在精神层面支撑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是一个国家公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支撑。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自信。


关键词

正文


本论文是课题《初中生文化自信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jqy-3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是民族发展的灵魂与血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华民族得以永恒发展流传的稳固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文化自信”,将以前的“三个自信”扩展成“四个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提升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灌输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增强文化自信显得尤为必要。初中生作为文化自信的主体, 对文化的态度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同时, 文化自信也是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英语学科的课程性质作出新的界定,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不同文化,比较异同,汲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地、理性地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尽管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操练学习语言知识,然而文化仍是经常被单独教授,没有融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者都对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的情况展开研究和分析,我国学者也特别针对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但是培育文化自信,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文化,更应对比中外优秀文化,求同存异,进而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觉宣扬中国文化。

学生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学生文化自信,适应我国新时代新矛盾的客观需要,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是一个不断培养、提高的过程,通过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加强文化的对比与讨论,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在面对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时,容易出现上课听讲缺少耐心,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象,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首要条件就是要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要坚持素质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精神层次的引导。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并将文化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课堂多为学生扩充知识例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一些词语如饺子(由原来的dumpling到现在的jiaozi,端午节(由原来的dragon-boat festival到现在的Duanwu festival),等词汇的翻译练习,给学生讲解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

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监督授课教师加强文化课程的教学,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国际文化艺术节、文艺比赛传统文化进校园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文化的美好,增强文化自信。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生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关注对于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学生个人品德的塑造也有利于帮助学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和更深厚的自信中国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文化,在近百年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当前一些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在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中迷失了方向因此, 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自信

 

结论:学校通过课程教学、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各种各类的实践体验活动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把新时代的中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有理想文化、有知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

 

本论文是课题《初中生文化自信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jqy-3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