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龙宏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第二小学 84390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中国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国的教育环境一直以来以强调基础知识和应试教育而著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教学实践观察和学生问卷调查,探讨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发展策略和效果。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批判性思维;教育环境

正文


引言:

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教育的目标也在发生着变化。除了传递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更广泛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的教育环境一直以来以强调应试教育和纷繁复杂的课程体系而著称。这导致了学生在追求高分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 中国的教育环境及美术鉴赏教育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讨需要从教育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入手。本部分将介绍中国的教育环境和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背景,并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明确研究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一)中国的教育环境

中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以严格的教育标准和高压的学习氛围而著称。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应试教育上,强调获取高分数以进入理想的大学。这种环境促使学生和教育机构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有时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试图寻求更多的平衡,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记忆和应试。这一转变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机会,因为艺术教育强调学生的情感表达、审美感知和思考。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育

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视觉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这门课程通常涵盖艺术史、艺术理论、不同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与传统的学科不同,高中美术鉴赏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思考,鼓励他们思考作品的含义、艺术家的意图以及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关系。

(三)批判性思维与教育

批判性思维被广泛认为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它包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信息、评估证据、形成论点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育领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被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决策[1]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这些策略:

(一)提问与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讨论一幅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问:你认为艺术家在这幅作品中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和艺术家的意图。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通过彼此的讨论来推动思考。

(二)多角度分析

通过多角度分析不同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分析一幅油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仅画面中的主题和技巧,还要考虑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历史时代和社会影响。这样的多维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艺术作品。

(三)实践与创作

让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并尝试模仿其中的技巧或重新解释主题。通过这个过程,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选择材料、构图和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四)使用多样的艺术作品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例如,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水墨画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学生可以比较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培养跨文化的批判性思维。

(五)课堂反馈与评估

教师可以定期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例如,教师可以批评学生的论证是否有逻辑性,是否考虑了多个角度,或者是否能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具体的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2]

这些策略和方法的目标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学生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艺术的复杂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其他领域应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虽然有许多策略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应试导向的教育体系

中国的教育体系通常着重于应试,即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而进行学习。这种应试导向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将重点放在记忆课程材料和应对考试上,而忽略了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面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应试准备之间的平衡问题。

(二)有限的课程时间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时间有限,需要覆盖大量的艺术史和理论内容。这使得教师往往感到时间不足,无法深入开展批判性思维的讨论和活动。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教授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学生兴趣和背景的多样性

学生的兴趣和背景多种多样,有些可能对艺术不感兴趣或没有艺术背景知识。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有些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来理解艺术作品和概念。

(四)缺乏教师培训和资源

一些美术教师可能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来教授批判性思维技能。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培训和资源,以了解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适当的教材和教育技术来支持他们的教学。

(五)评估问题

如何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挑战。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可能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开发新的评估方法,例如项目作业、口头展示和艺术作品创作,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六)语言障碍

艺术鉴赏通常需要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能力,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构成语言障碍。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语言能力有限而难以深入理解和表达艺术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语言支持策略,以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四、结论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存在一些教学中的挑战和问题,但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通过提问与讨论、多角度分析、实践与创作、使用多样的艺术作品、课堂反馈与评估、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及创造支持性的教室环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然而,需要认识到中国教育体系的应试导向、有限的课程时间、学生多样性、教师培训不足、评估问题以及语言障碍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克服教育体系的限制,以及关注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为学生的学术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作出贡献。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中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商坤.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广场,2021(36):

[2]马莉萍,冯沁雪.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高影响力教育实践的影响——基于某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05):

[3]钱晶.基于造境与互动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以山水同游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16):170-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