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下高中舞蹈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刘恩来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广东省 广州市511400

摘要

深度教学可助益学生意志力的培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指导,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及自信。深度教学还呼吁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以克服难题的方式磨炼意志力,同时借助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团结协作、沟通交往的能力,以此提升学生意志力。高效舞蹈教学不仅能够持续提升高中生的意志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共赢精神和抗压能力,帮助其树立学习成就感,促进身心全方面协调发展。本篇文章重点探讨深度教学理念喜爱高中舞蹈教学意志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深度教学;高中舞蹈;学生意志力;教学策略

正文


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塑造高中生优秀的身体素养,更能通过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推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使之全面协同成长。同时,舞蹈与我国的素质教育关联紧密,将二者有机结合即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为主导,凭借舞蹈训练之助力,全方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有力挖掘舞蹈教育潜能,塑造优质精神风貌。文章主要探究如何在入到教学中全面发掘其潜能以提高高中生的意志力,从而更好地推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动现代舞蹈体育运动在我国学校体系中的推广与发展。

1. 激励反馈,塑造学生坚韧意志品格

对高中学生来说,卓越的意志特质将成为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石。特别是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社会环境里,如果学生具有强大的思想意志品质,就能在社会现实斗争中稳操胜券,而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因此,舞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特定动作的综合性训练,我们得以锻造高中生刚毅体质,鼓励学生在失败后继续奋战。然而,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部分学生存在畏惧困难的心态,面对复杂的动作无法做得尽善尽美,或是技艺尚欠火候,结果常常令学生自尊受损。另外,也可能有些学生因害怕吃苦选择逃避,导致舞蹈教学效果不佳。面对此类状况,教师应耐心给予学生激励与肯定,关注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情感辅导,逐步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引领他们投入到舞蹈的学习活动中,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品质。

2 改进课堂授课方法,在融洽的氛围中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高中生的课堂体验及学习效率与教师的讲授策略息息相关,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及上课气氛也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因顾及繁重的学术任务而忽视体育教育,对舞蹈等技能的学习抱有无用论,甚至期望借用体育课的时间来学习文化科目。部分学生怕在舞蹈训练中失误,故心存畏惧,难以完全熟练掌握动作。因此,教师需关注并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积极参加舞蹈相关活动,整体融入教学过程。唯有如此,我们方能采纳方案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舒缓压力,进一步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体会舞蹈学习的乐趣,不仅有助于提高文化知识的吸收效果,更可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优质的意志力乃是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追求之一。舞蹈学习是一个将系统理论研究与实战技能应用相融合的过程。当教师引领学生去探索我国舞蹈运动的主要发展历程、特征及影响力后,应从基本动作开始逐步深化,后期更要着力于基本品式的深度研习。唯有历经长期且持续的努力,学生才能深刻领会到舞蹈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在此过程中磨练出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在教师严格的指导下,舞蹈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坚韧性和顽强的意志。然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成功的关键,浓厚的兴趣就是最佳的良师益友。当学生投入到舞蹈活动中,自然会更有兴趣去钻研。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也就有了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愿意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再经由教师的悉心教导,逐渐进步升华达到更高境界,每个舞蹈级别都能带给学生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4.探索自主合作模式

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尤其重视在高中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为此,我们可谓必需研发出适应这种需求的自主合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与他人有效互动,成功完成各类舞蹈表演。具体实践中,教师主导角色应适度淡化,强化其指导、协作者的身份,全力支持与助力学生借助团队探究及沟通协作完成舞蹈学习、训练与展示。同时,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基础知识与技能动作讲解与示范后,组织学生展开团队练习;或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将学生分组并激发各组自主探求。由此可以实现学生舞蹈技能与沟通协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5. 磨练学生的意志力

当下多数高中生成长于呵护备至的环境,未曾经历其他挫折,学习压力成为他们面临的较大挑战,部分学生会面临情绪波动,显示出意志力的薄弱。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并非短期之功,需历经艰辛磨砺方能有所成。舞蹈训练的过程能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其更坚韧。要呈现一场完美舞剧,每个动作都需恰到好处,背后则需无数次重复。舞蹈训练中让学生理解舞蹈学习非易事,若能坚守下来,意志则愈发坚定。即便未能走到最后,也能深知凡事不易,从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坚强乐观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6.树立学生的自信

舞蹈教育在改善学生体态上表现出卓著成效,尽量避免了驼背等不良毛病。由此可见,舞蹈爱好者往往拥有良好气质,展现为一种清新振奋的精神风貌。然而,高中阶段的舞蹈教学并非为培育职业舞者,而在于塑造端正优雅的肢体仪态。教师应留出部分课程专门指导学生修正不良姿势,教授正骨选购方法;墙边站立可使身姿更趋挺立,学生课后可自行纠正体型。躯体之美不仅外在,而且关乎内在情感,挺胸抬头的姿态可助提升自信心,构筑积极心理状态。对于消除负面情绪,维护心理健康有所裨益。

舞蹈运动深受高中生欢迎,不仅强身健体,更能磨练学生意志,塑造成就感。练习舞蹈可增进人际互动,兼具内外修炼之特质。通过此项运动学习,有助于提升体质以及陶冶学生坚毅不屈的性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适时更新教学策略,寻求学生兴趣点并予以鼓舞,以提升学生的毅力,推动其全面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广州教育学会2023年度课题“深度教学视野下高中舞蹈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研究”(编号:2023165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林晓炜.中学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山海经:打拼,2019(5):45.

[2] 汤晓同.浅论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3):102-104.

[3]百海,郑淑玲.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新课程(),2019(2):2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