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范国栋

江苏省滨海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学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高中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高中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学校管理;教育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正文


一、引言

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中学校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因此,对高中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中学校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当前,部分高中学校的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层面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求。这种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中学校的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着机构臃肿、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学校的管理行为存在失范现象,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

(三)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然而,当前高中学校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部分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缓慢。

(四)学生管理缺乏针对性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然而,部分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化需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高中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也是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然而,部分高中学校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导致管理工作盲目、无序。具体来说,这些学校往往没有制定清晰、具体的发展规划,或者规划过于宏大、空洞,难以指导实际工作。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往往缺乏协调性和连贯性,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效率,也削弱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管理手段单一

管理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前高中学校的管理手段普遍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控制。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秩序稳定,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他们拥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和实践经验,理应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单一的管理手段下,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往往受到压制和束缚,他们的教学创意和教育理念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实施。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也制约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样地,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对象,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需求也应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然而,在单一的管理手段下,学生往往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满足。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也容易导致学生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激励教师和学生、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中学校的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着指标单一、方法简单、结果失真等问题。具体来说,许多学校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往往只关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显性指标,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隐性指标。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不仅无法全面反映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也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失真性。同时,部分学校在评价方法上过于简单粗糙,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比如,一些学校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或领导评议等方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往往受到主观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四、高中学校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

首先,高中学校应坚决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行政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意味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和个性化差异来展开,确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要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如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等。人本管理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注重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柔性管理则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调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引入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优化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高中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应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要精简机构,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通过合并、撤销、下放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层级,使学校的管理更加高效、灵活。二是要明确职责,确保各部门、各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标准。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图,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边界,减少推诿扯皮的现象。三是要提高效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式,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定期的检查、考核、反馈等方式,确保学校的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高中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校本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同时,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等方式,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此外,还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高中教育事业。

(四)完善学生管理体系

针对学生管理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高中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多元化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措施和教育方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档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选择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能力。此外,还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