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期刊: 素质教育 DOI: PDF下载

许晶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211170

摘要

本文探讨了产教融合视域下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基于对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当前财务会计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改革必要性的论证。文中首先明确了产教融合的定义、特征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指出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与产业实际需求之间应实现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随后,分析了当前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跨学科融合的缺失。基于这些分析,文中进一步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包括对接行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路径,包括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及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实用、创新的教育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财务会计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正文


一、 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

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是一个涉及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概念,旨在通过教育体系与产业实践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这一理论基础强调的是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与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

首先,产教融合的定义与特征体现在教育与产业界的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更是一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目标与产业界需求深度结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育与产业不仅在物质资源上合作,更在知识、技术、人才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以培养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次,产教融合的理论模型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政策支持、校企合作、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等。这些模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机制创新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最后,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与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与地方产业的紧密合作等。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产教融合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和实施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贴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财会人才。

二、 财务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在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路径时,深入了解当前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成为基础。当前的财务会计教育主要集中于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如会计原则、财务报表分析和成本控制等。尽管这些基础知识对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但课程内容在更新速度和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性上却显得滞后。此外,教学方法普遍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法和案例分析,这虽有助于知识传递,但在促进学生互动、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方面则效果有限。从学生评价来看,他们虽然认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普遍反映教学内容与职场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三、 产教融合视域下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 对接行业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财务会计行业的需求也在持续演变。企业不仅需要掌握传统财会知识的专业人才,更需求具备高度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的财务会计教学体系往往无法满足这种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导致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因此,改革教学体系,更紧密地对接行业需求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

(二) 提升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育模式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产教融合的视域下,通过引入行业实践、案例研究、实习实训等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三) 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

面对日益复杂的商业问题和跨学科的挑战,单一学科背景的财会人才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产教融合不仅要求财务会计教育在内容上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更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如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知识融入财务会计教学中。这样既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市场培养出更加全面、具备多元技能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综上所述,从对接行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到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的角度出发,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不仅是必要的,更是迫切需要实施的。这样的改革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实用、创新的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财务会计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四、 产教融合视域下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路径

(一) 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

改革的首要步骤是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确保其能够反映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通过引入与当前财务会计实践紧密相关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课堂活动、项目作业以及实习和实训机会,将有助于强化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至关重要。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旨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财务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优化课堂结构,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和远程教学,不仅能提供更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还能拓宽教学资源的范围,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三) 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

深化校企合作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不仅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实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和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财务会计实务的理解。项目驱动式学习的实施,鼓励学生参与到真实或模拟的财务项目中,通过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论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为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框架,有助于促进教育内容和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其次,当前财务会计教学面临的挑战需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产学研合作来解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实施教学改革需要有力的策略和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实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为财务会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娴静,窦永莹,周丽芸.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23,(04):151-153.

[2]刘东.新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困境与突破[J].产业创新研究,2023,(02):190-192.

[3]胡显进.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建设探析[J].山西青年,2022,(19):63-65.

 


...


阅读全文